环球在线 >07年两会>外交软实力>海外色彩纷呈
“崛起外交”要靠软实力

[ 2007-03-05 16:09 ]

 

经济外交

经济外交也曾是美国的一面大旗。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实行赫赫有名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可说是美国日后位居西方世界领导地位的开端。随着中国的崛起,经济外交也不再是其他经济大国的专利,中国的经济外交已经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在中国那里,经济外交更进了一步,它包含着中国寻求一条和平崛起道路的努力。 为什么是经济外交?这里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经济方面的外交,二是指把经济作为手段而达到其他的目标。在第一层面来说,有两方面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外交。首先是内政。经济发展一直是中国领导人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国内和平,也需要国际和平。对和平环境的渴望是中国提出和平崛起理念的内部动力。经济外交也有外部动力,最主要的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体系。简单地说,中国在开放市场的同时也获得了巨 大的国际市场空间。加入世贸给中国带来了开放国内市场的巨大压力和开拓海外市场的巨大动力。

在第二个层面来说,经济外交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主要手段。和平崛起可从多方面来理解:其一是中国能够崛起,不被外力所遏止或围堵;其二是中国的崛起不会对现存国际权力格局造成过大冲击;其三是中国在崛起的同时能够扮演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中国的经济外交与这三方面都有关系。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的崛起不是军事上的崛起,而是经济崛起。很自然,经济手段成了中国和国际社会交往中能够造成双赢局面的最重要手段。各国都在紧盯着中国。中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的变化会造成很多国家的担忧。但经济则不然,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都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

确切地说,中国多边主义的核心就是经济外交。以经济外交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在2004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伴随着中国领导人的大国外交,这种多边主义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各个地区,不仅是中国的邻居,不仅是欧盟,而且是遥远的非洲和拉美。也正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构成了多边主义的发展动力。

睦邻政策

回到中国的周边地带,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长显著地表现为中国领导层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睦邻政策。美国在崛起之初也曾和北美、拉美国家实行过睦邻政策。不过,美国的这种睦邻政策的实质是一种帝国主义扩张。逐渐地,拉美和美国的关系演变成了一种依附性发展模式。直到今天,这种模式还是没有得到改变,这也是很多美洲国家贫穷落后的一个主要根源。

和美国不同,中国的睦邻政策有丰富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第一是中国如何解决和邻国存在着的纠纷,主要表现在领土纠纷上。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素,中国和周边多数国家都存在着领土纠纷。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针对领土纠纷问题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到今天为止,中国和很多国家如俄罗斯、越南、印度等,在解决领土纠纷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也和东盟国家签订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解决中国和东盟各国既存的和潜在的纠纷奠定了一个基础。 第二是中国是否和邻国分享发展的成果。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提出了“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安邻”和“富邻”是对“睦邻”的补充和实质化。

中国是大国,中国的崛起对周边国家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周边一些国家也曾怀疑过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但中国已经表明中国的崛起不会走其他大国的模式,本身的崛起也是为了“安邻”和“富邻”。 中国的睦邻政策深深地寓于中国的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多边主义为睦邻政策提供了一种制度机制和保障,而经济外交则成了实现“安邻”和“富邻”的方式。人们已经注意到,中国和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经贸关系有了长足发展,但和亚洲周边国家之间的经贸表现相当突出。近年来,所有亚洲国家无论是东北亚的日本、韩国还是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各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都有可观的顺差。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复苏和亚洲其他国家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中国和东盟的多边经济外交中,中国还充分考虑到了东盟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提出了对东南亚一些比较不发达国家如老挝和缅甸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给这些国家更长时间来适应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这样的例子在其他多边主义中并不多见。 和平崛起

在中国刚刚提出和平崛起理论的时候,一些观察家表示了怀疑。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崛起成为必然。但中国能以什么手段来保证其崛起是和平的呢?

随着中国各方面软实力的兴起,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为什么说和平崛起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现实。中国加入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组织表明,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无意挑战现存世界秩序。而多边主义、经济外交和睦邻政策等等正有效保障着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和平崛起理论引导着中国对软实力的追寻,而软实力的发展正在逐渐充实着和平崛起理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平衡发展无疑向国际社会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是负责任的,会在维持世界和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学者)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