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07年两会>文化品牌>文化品牌观点探讨
中国遭遇的是怎样的“文化孤立”

[ 2007-03-05 14:2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余秋雨先生近日撰文,讨论了中国是否处于“文化孤立”之中的问题。他认为,“过于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不懂得崇尚文化差异而“幻想着文化形态上你死我活的冲突”等,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存在的障碍,导致“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仍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环球时报》10月9日)

从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巨大的对外贸易逆差可以知道,中国文化产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传播困境,思考中国文化是否已经处于被孤立之中或为何被孤立,的确不是杞人忧天,无事自扰。全面看来,当前中国文化交流之所以遭遇障碍,或许并不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是因为“过于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等,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并未向外传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没有体现出真正的独特性。

传播文化不能忽略其对于当下的实际价值意义。而离开现实的价值意蕴空谈文化,却是我们眼下许多人的习惯做法。薄伽丘的《十日谈》在思想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其价值亦只体现于当时,只在当时有其巨大的启蒙意义。到现在,那本书的内容已经更像是一本谐趣故事读物,意大利人不会再将其当作文化的标志倾力传播。然而在我们国家,中国式的《十日谈》被推出一本又一本,一些显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价值的著作,被奉若瑰宝,还当作“中国文化的代表作”推介给他人,这种做法除了能证明“我们祖上是阔过的”之外,就文化传播而言,未免太过迂腐。

在文化产品制造和对文化的理解方面,将文化庸俗化的倾向目前已经相当严重。表现之一就是动辄“文化”长“文化”短,什么事情都要挂上文化的幌子。远的不说,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的各种名目的“文化节”就数不胜数,如什么“孔子文化节”、“关公文化节”、“华商文化节”、“橱柜文化节”、“地板文化节”、“体彩文化节”、“豆腐文化节”、“双胞胎文化节”、“蟹文化节”……有人打趣道:“‘蟹文化’是什么文化,横行霸道的文化吗?”试想,拿这种庸俗的、假冒的所谓“文化”去炫耀去传播,当然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此时被“孤立”,正常得很。

还有一种,是将文化降格为对某种物品消费的偏好。余秋雨先生写道:“很少有人拒绝中国的器物文化和餐饮文化……”但“器物”与“餐饮”担当得了文化的使命吗?亨廷顿有句话非常精彩:“试想,当西方人把他们的文明等同于充气饮料、褪色的裤子和油腻的食品时,关于西方,这告诉了世界什么呢?”同理,如果西方人将中国文化理解为麻辣的川菜、绚丽的丝绸和廉价的工业品时,他们对中国文化又能真正知道多少?

所以,对余秋雨先生所提议的:“要直率地告诉国内,国际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少而又少……国际间并没有多少人痴迷着中国的儒家、兵法、武打、变脸、权谋或唐装。”我认为这一提议非常必要。但也同时认为,不能将没有多少人痴迷于儒家、变脸、唐装等同于“文化孤立”本身。所谓变脸、所谓唐装,说其是文化可以,即便称其不是文化也不足为奇——那只不过是文化的一些皮毛而已。

余先生在文中还表达了这么一层意思:对文化差异崇尚不够,是中国文化传播不畅、遭遇孤立的原因。他写道:“好莱坞‘征服’不了世界……世界上很多国家,他们没有自己的电影业,看的全是好莱坞……但说到底,他们根本没有成为美国文化的俘虏。”并且引用了鲁迅先生“难道吃牛羊肉就会变成牛羊?”以印证其观点。

应该说,崇尚文化差异,并在差异文化的互补和竞争过程中争取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是一种很好的想法。但因为要崇尚差异,就视文化冲突如不见,则未免有些天真。人不会因为食物不同而改变种类,却一定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改变其思想、作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所以,如果说中国遭遇了“文化孤立”这一判断属实,我们对此也要辩证对待:将文化庸俗化的倾向要克服,但对所谓“文化差异”,也一定要作出全面的理解,既不必太过战战兢兢,也不能为了要急于消除“孤立”,就失去对其内在价值观的甄别,不分青红皂白全盘接纳。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郭之纯 2006-10-13)

(编辑: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