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1月8日出版的香港《文汇报》刊载评论文章称,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中国外交大丰收的一年,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一年。“中国崛起”已成为不容争辩的现实。必须指出,“中国崛起”是和平崛起,是和平发展,过程虽然艰辛,表现光明磊落,并无阴谋诡计。
文章指出,2006年的中国外交,可以形容为“全方位的改善”和“全方位的进展”。最受人注意的当然是大国关系的发展,以及与洲际国家集团或联盟的关系与翻开了新的一页。
其一,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并有了新的发展。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年内多次在国际会议期间会晤,更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成功访美,中美又进行了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和第三次战略对话。统而言之,中美在全面推进二十一世纪建设性合作关系方面达成新的共识,中美也在经贸、两军、执法、反恐、防核扩散、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增加很多交流,并取得显著的合作成果。
其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2006年全面深入发展。年内,胡锦涛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有多达五次会晤,双方就长远发展和加强战略协作取得了重要共识。中俄两国除了双边的经贸、能源、科技、文化合作,双方还在国际及地区事务中紧密磋商、协调和配合。
其三,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去年也有稳定的发展。年内举行了中国与欧盟领导人的第九次会晤、双方不但进行政治对话,在经贸、科技、能源、环保及防核扩散等领域的合作也卓有成效。
其四,中日关系经历了长达五年的政治僵局。新首相安倍晋三上任之后,一改新首相必先访美的二战后传统,在上任之初立即访问中国,令中日关系重拾正常发展的轨道。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胡锦涛和安倍晋三再度会晤,就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达成共识。过去五年,中日关系被形容为“政冷经热”,甚至是“政冷经不热”。从今以后,中日在政经两方面可能均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发展,这无疑是两国人民喜闻乐见之事。
其五,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标志着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发展的里程碑。峰会的主题是“友谊、和平、合作、发展”,共有四十多个非洲国家参与盛会。过去许多年,中国与非洲诸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了,但没有忘记老朋友,中国在呼吁发达国家援助非洲的同时,率先免除了多个非洲国家合共约一百亿美元的债务。胡锦涛主席在峰会总结发言中重申:第一,中国永远是促进非洲和平稳定的可靠伙伴;第二,中国永远是实现非洲发展繁荣的可靠伙伴;第三,中国永远是支持非洲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可靠伙伴。毫无疑问,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友谊和合作,必然会不断有新的、更好的发展。
其六,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年以来,双方关系一再登上新台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五周年纪念峰会上提出四点建议,包括:(一)加强战略合作。(二)丰富合作内涵。(三)维护共同安全。(四)密切人文交流。具体说,其中包括希望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在峰会联合声明中,双方表明决心于2010年达成中国—东盟六个老成员国贸易自由化,2015年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及越南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的例子已有美加、欧盟等,其关系之密切世人皆知。由此可见,中国对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是何等重视。这或许有历史渊源在内,但也说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实在是前景无限。
其七,中印关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去年十一月下旬,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中印两国是邻居,也是亚洲乃至世界的大国,两国的人口在全球排名第一、二位,两国也同是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国家。中印两国在历史上有友好,也有冲突,甚至发生过边界战争。但论国际关系或人际关系,除回顾历史之外,总要向前看,向未来看,向好的方向和可能性看,这样才会有光明结局。一九九六年,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访问印度。2006年,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展开睦邻之旅,签署政治、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改善,肯定是亚洲之福,更是中印两国和两国人民之福。
其八,除上述七大关系之外,尚有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亚欧首脑会议等,中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并作出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国际大家庭的贡献。凡此种种均显示,在复杂多变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不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不容忽视,中国的总体国力使中国可以真正位列于世界大国之林。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原本是大国,但只是幅员之广和人口之多。而作者梦想中的大国,不仅仅是版图和人口,更重要的是力量,包括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以至军事力。当然,这个大国绝对不是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大国,也不是新殖民主义的强权大国。西方国家提出的“中国威胁论”和将中国“妖魔化”是别有用心,一派胡言。中国人心中的大国梦,是堂堂正正的大国、爱好和平的大国、助人为乐的大国、寻求世界共富的大国。回眸2006年中国各方面的成绩和进步,中国人实现“大国梦”的日子,相信不会太远了。
(作者:李幼岐 编辑:王晶 来源: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