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09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之声

朝克:为濒危民族语言鼓与呼

2009-03-01 17:38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我们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和政策措施,就像保护生态环境一样保护那些濒危的民族语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朝克忧虑地说。

朝克是鄂温克族人,出生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个小镇,他的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祖先世世代代以狩猎和渔牧为生。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蒙古、汉等多民族。

过去一年,他集中精力对濒危的鄂伦春语抢救和保护及调查研究,他的著作《楠木濒危鄂伦春语研究》将于今年上半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朝克说,在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地产生着变化,现代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像泄堤的洪流铺天盖地地冲击着世界各个角落,从而对边远地区或曾经远离现代文明的一切传统文化,包括对于他们用生命和信仰传承的语言文字带来了致命的挑战和创伤。“以鄂伦春语为例,楠木鄂伦春族只有200多人口,现在会说母语者不到十人,而且都是属于年老的鄂伦春族,年轻人基本上都改用了汉语。这个地区的鄂伦春语是属于严重濒危语言。”

朝克多次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辖的扎兰屯市楠木鄂伦春民族乡实地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口语资料。

“我们应该将民族语言文字的抢救和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来重视,同时,不失时机地尽快制定更加科学而行之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朝克说,我国濒危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抢救及调查研究工作,已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今朝克已同其他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73项议案和建议,呼吁加大我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力度,呼吁建立民族语文翻译培训基地。

编辑:邓京荆 来源:新华社

 
图说两会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