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滚动新闻

新闻分析:三季度金融数据传递经济回暖信号

2009-10-15 09:46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此间公布了包括信贷货币在内的三季度金融数据。在中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作为经济的先行指标,三季度金融数据格外引人关注。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数据正释放出经济回暖的有力信号,未来金融支持经济作用还将进一步显现。

反映经济继续向好趋势

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央行公布的9月份货币信贷数据进一步凸显出当前经济回暖的趋势。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狭义货币供应量(M1)继续呈现同比、环比快速增长的局面,其中,体现企业经营活跃度的M1指数同比增长超过M2增速,达到29.51%,增幅比上年末高出20个百分点之多。

“从9月份货币量、企业贷款、居民消费贷款等数据看,企业生产进一步活跃,居民消费进一步趋旺,经济继续企稳回暖,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将达到9%左右。”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表明资金运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在三季度M1与M2的“喇叭口”(增幅差额)出现收窄状况的同时,9月份M1超过M2形成“剪刀差”,这表明经济完全趋向活跃。

“一般来说,资金从贷款发放到进入实体经济需要一段时间,目前随着一些项目的陆续启动,上半年天量信贷正对下半年甚至明年的经济产生明显拉动作用,好情况在扩展,效应正逐步产生。”连平说。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比二季度大幅回升8.5个点。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4.3%,比8月提升0.3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50%的景气临界点之上。14日海关公布的外贸数据也显示,9月份我国进出口降幅同比大幅收窄……这些数据均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的逐步向好趋势。

四季度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一定规模

央行数据显示,在7、8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三四千亿元的基础上,9月份新增信贷超出市场预期,达到5100多亿元。经济学家认为,未来贷款增长仍将保持一定增量,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一定规模。

“四季度信贷或许不会像此前市场预期的那样出现明显收缩。因为中央财政4万亿元刺激计划有相当部分要在四季度下发,配套贷款必须要跟上去,预计四季度贷款增长不会过于偏离三季度情况。”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与上半年相比,信贷投放的平稳回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流动性的大幅紧缩。新增贷款即使每个月回落到5000亿元左右,全年依然可能高达10万亿元,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增长速度。

“从9月份新增信贷数据超过5000亿元也可以看到,当前我国仍在继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预计四季度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一定规模,流动性不会出现太紧张的局面,货币环境仍会比较活跃。”丁志杰说。

近期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为市场资金提供“水源”。在9月份的最后一周,央行再度净投放资金1000亿元,这是央行连续五周实现资金净投放。

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引发关注

今年三季度以来,世界经济普遍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苗头,澳大利亚央行更是意外宣布加息,在发达经济体间率先改变此前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如今,在中国经济增速不断提高、9月新增贷款超预期的情况下,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会否调整,再度引发市场的关注。

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澳央行的意外加息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投资者对政策的预期,不过,在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靠的情况下,我国政策调整应在充分考虑到国内外情况下,保持其稳定与连续。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增长得益于政府的刺激政策,目前还没有明显迹象显示经济已经彻底回稳。他认为,虽然澳央行率先升息,但按照中国目前经济复苏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到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时候,当前仍应执行宽松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较快稳定增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刺激经济措施仍将维持,实施退出机制为时尚早。哈继铭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统筹考虑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在美国刺激政策退出之前,中国紧缩力度有限,否则只会引来更多“热钱”流入。

“可以发现,基于对资产泡沫问题和未来通胀压力的考虑,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已经由上半年的‘过于宽松’回归到真正意义上的‘适度宽松’。现在经济回稳基础还不牢固,政策调整不宜过急。”丁志杰说。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也指出,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妥善处理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

编辑:邓京荆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