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滚动新闻

专家称盐业垄断系过度补碘致病根源

2009-08-21 07:07

 

 在一家位于杭州市西湖大道的盐业公司盐产品专卖店,记者看到,的确有非碘盐供应,但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必须要凭医院开具的相关疾病证明才能购买。崔功浩认为,这样的制度让他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前提是,除非你先得病,并证明给他们看,你才可以不吃碘盐。

  崔功浩:“得病的,得病的已经没办法了,得病了自己不会好的,你再碘,你再不吃,也不会好的,因为毛病已经来了。”

  楼亚艳:“正常的饮食,我觉得在我们这种,浙江沿海一带的话,我觉得是不需要(碘盐)的,那只是我个人观点,那也是我个人的一个体会,其次我觉得超市如果能够有无碘盐那是最好了,那对于我们这种病患也比较方便。”

  科学补碘要因地制宜,食盐加碘不能一刀切

  其实,食盐加碘不能搞一刀切,这在专家中间早就有人提出过。科学补碘要因地制宜,缺碘地区必须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的碘盐,而在高碘地区则必须停供碘盐,设立非碘盐供应点。可是,这个简单的道理在现实中却遭到了体制上的障碍。因为,在我们国家食盐加碘和食盐专营制度一直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保证了加碘政策的顺利推行。但是我们也发现,在专营背后还隐藏着一笔经济账。

  2008年10月27日,北京市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请求对<食盐专营办法>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建议书》,并抄送至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市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贺海仁:“我们希望全国人大行使他的职权,对食盐专营办法进行审查,那么废除食盐专营垄断的地位。”

  而一些分析人士也指出:高碘地区买不到非碘盐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盐业垄断在作祟,因此,治“碘病”还应从“食盐专营”开刀。

  贺海仁:“我们的食盐专营专卖企业,它的垄断性主要体现在批发环节上,但是为什么可以以加碘的名义来进行垄断,就是加碘本身可以给他一个正当化的理由。”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盐业公司和盐业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盐业公司既是食盐的经营者,同时又是盐业管理的政府管理部门,还掌握着企业赖以生存的食盐计划生产指标。一般情况下,盐业公司委托盐厂加碘,然后从盐厂采购大包装的加碘食盐,随后将采购来的大包装加碘食盐改换为小包装,再批发给本地的转(代)批发点。而根据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的调查,目前,盐业公司从生产商手中购买大包装加碘盐的平均价格为每吨450元,改头换面之后,小包装加碘食盐的平均批发价约为每吨2000元,这也就是说在加碘盐的流通过程中,利润高出近4至5倍。而更有甚者,甚至直接让企业加工小包装加碘食盐,也就是说根本无需自己加碘和改换包装,然而加碘费用和小包装费用却依然计入盐业公司的销售成本。

  贺海仁:“那么据我们调查应该说他这种企业所产生的利润比一般性的行业平均利润高出很多倍。”

  贺海仁告诉记者,据估算,排除浪费成本与非经营性成本的因素,盐业公司的净利润率可以高达67%,而盐业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只有5%,超出幅度为13.4倍,而为之买单的是消费者支付的食盐价格。在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提供的资料中记者看到,据统计,全国消费者每年为食盐专营多支付了大约130亿元人民币,这些额外支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流向了盐业公司。而除此之外,贺海仁认为,专营也阻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贺海仁:“它没有竞争对手,那么在这个情况,它在它内部中它是没有竞争的,由于它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它效率是提高不了的,不能达到资源最大配置化,那么第三个方面,那么产生了很多腐败问题。”

  在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提交的这份建议书中指出,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但是《食盐专营办法》和《盐业管理条例》中的许多条款都明显违反了反垄断法第37条规定,从根本上排除了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了垄断局面。依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法律基本原则,应当被修改或者废止。

  而针对废止“专营制度”,是否会导致食盐的价格大幅度上升以及食盐加碘不能得到保障的担心?贺海仁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如果能够放开市场,让有竞争能力的生产性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那么食盐的价格就会存在很大的降价空间,因为市场竞争制度的通常结果就是消费者能获得价廉质优的产品;与此同时还会有利于盐类产品的多样性。另外,食盐加碘的市场监管也比较容易,市场上出售的“碘盐检测试剂”可以在5秒内对食盐中是否含碘做出判断,其售价也仅为2元。除此之外,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法》,这也为食盐加碘的检查,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贺海仁:“我觉得我们现在把有无,是否加碘作为一个垄断的借口是不能成立的,他既没有事实根据也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法律界对改革盐业专营制度的呼吁之外;来自医学界的全国人大代表也仍然在为食盐加碘政策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卢亦愚:“那么我就提出就是我们的食盐加碘不能全国一刀切,我最后提出补碘,应该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以自愿为原则。”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卢亦愚告诉记者,他在今年的两会召开期间提出了“必须重视碘过量问题,尽快修订《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的议案。他建议:

  1、针对特定人群对不加碘食盐的需要,立即在全国各地的超市同时供应碘盐与非碘盐,且非碘盐应价格合理,让群众自愿选择。

  2、人群体检中增加甲状腺疾病一项,对有异常者及时安排治疗。

  3、由卫生部牵头,国家拨出专项经费对我国从南到北、从内陆到沿海的不同地区进行人群的尿碘含量抽样调查,根据调查资料,科学指导食盐补碘。

  4、在平原、山区、海岛、城市、乡村等不同区域与地区,开展大面积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食盐补碘前后不同地区人群的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

  半小时观察:要让公众拥有健康的知情权

  不能否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食盐加碘对于全民健康的提升可以说功不可没,60—80年代水碘普查证实,我国31个省区市普遍为碘缺乏地区,碘缺乏病在我国流行广泛并且危害严重。在确定了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战略之后,我国儿童智商总体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实践证明,碘缺乏病是一种病因明确的可预防性疾病。不过,随着全民补碘的长期推行,我国碘缺乏的现象已经大为缓解,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调整政策,与时俱进。

  事实上,卫生部曾经三次调整食盐中添加的碘含量,这说明,专家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和研究关于碘摄取的科学数值,碘的摄取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公众关于健康添加碘的科学知识却始终停留在“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碘缺乏症”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片面认识中。如果不是媒体始终追踪事实的真相,真正科学的补碘知识或许很难被传播。

  我们知道碘的获取跟地下水、食物结构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地理方位,沿海地区缺碘的地方也非常常见。公众不是专家,并不能判断自身摄取的营养素是超标还是不足,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当地的卫生部门来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信息。否则,即使市场上出现了非碘盐,公众也无法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判断需要无碘盐还是加碘盐。

  在8月13日卫生部的网站上,我们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卫生部将在2010年上半年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调整的内容包括:将现行加碘量适当下调,精确度更高,浓度更适宜;如果碘含量仍不适合某些省(区、市)的实际情况,应由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酌情做出适当调整,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执行。这是一条好消息,我们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能够真正为当地民众的健康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编辑:段若兰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主编:周人杰 记者:李想 摄像:樊金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