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20日报道: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空天防御兵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欣15日对媒体说,去年11月发射失败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碎片于莫斯科时间15日2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6日1时45分)坠落在太平洋海域。为此,中国日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萤火一号工程应用首席科学家吴季。他表示,萤火一号的发射失败,“在科学上造成的损失使我们进一步认识火星空间环境的时间将推迟”。
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原计划于2009年10月和俄罗斯的“火卫一-土壤”卫星一起搭载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但是,2009年9月29日 俄方决定将“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至2011年10月,所以萤火一号的发射也被迫推迟。
2011年11月8日,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的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次日,“福布斯-土壤”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但在同运载火箭分离后因其主发动机启动失败无法变轨,未能脱离近地轨道。12月2日,欧洲航天局宣布放弃尝试获取探测器信号。
“我们原本希望萤火一号可以通过搭载俄罗斯的探测器实施火星探测,希望有些新发现,但现在我们的目标无法实现了,未来可能要做一些调整”吴季说。萤火一号这次探测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二是探测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机制;三是揭示类地行星空间环境演化特征。
“以前各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主要是为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水和生命等课题,这次研究的主要是环境,比如火星和太阳风的作用区域的环境等,是以前从来没有人研究过的。如果我们的探测器能抵达火星,并且取回这些数据,我们将创造很多世界第一。”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项目是2005年10月举行的中俄两国总理第10次定期会晤中商定的。 2007年3月,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两国国家航天局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利用俄方发射的火卫一探测卫星搭载中国萤火一号的太空商务合作协议,确定双方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
同期,NASA启动了名为MAVEN火星探测计划,其主要任务和萤火一号的探测任务类似,计划于2013年年底升空。
“虽然这次发射比原定的时间推迟了两年,如果我们这次成功了,我们仍然比美国早”吴季说,“很可惜,现在MAVEN要赶在我们之前了,我们未来的探测目标将要做一些调整,避免重复研究。”
据相关方面透露,我国下一次的火星探测计划还在论证之中,有可能在2016年年初的“窗口期”发射。每隔25.7个月,火星才会位于距地球最近的位置上,选择此时发射,探测器消耗的燃料相对较少。因此,“萤火一号”下次发射的日期为2013年底,下下次发射的时间是2016年初。
据有关数据统计,自从人类进入航天时代后,有关国家已经向火星发射了近40个探测器,其中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部火星车成功登上了火星表面,进行一系列科学勘测活动。但遗憾的是,所有火星探测活动有三分之二均以失败而告终。
“人类是太阳系中唯一的高级生物,但是是否是唯一的生命形式,是我们一直好奇的问题。而太阳系中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的地带,因为其离太阳的距离不远也不近,比较可能存在生命,所以是我们关注的热点。相比金星表面400度的高温,火星-70度至20摄氏度的温度更加适合生命存在,”吴季说。
吴季介绍,相比其他航空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的特点是飞行时间长,要有自主飞行能力。
“因为距离远,信号弱,不可能进行实时控制,所以火星探测器要有自主飞行能力。同时,它也必须能适应不同轨道上因为有阴影、太阳辐射等因素变化而带来的环境变化。”
此前有航天专家预测,如果福布斯探测器两星期内不能变轨,这一载有11吨有毒燃料的探测器将坠回地球。对此,吴季表示,“如果探测器的碎片坠落在陆地地区,可能会对地面有污染。但是坠落在太平洋则不会造成影响。”
针对变轨失败的原因,吴季表示现在还不清楚具体的原因。
据外电报道11月中旬,欧洲空间局位于澳大利亚的地面站曾收到‘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发回的信号。但是这次联系并没有为挽救福布斯探测器提供有用的数据,也没有执行救援需要的指令。
针对俄罗斯的这次发射失败,吴季说,“我们应该认识到,航天本身风险就很大,我们应该从这次俄罗斯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完成航天任务时,大家都应该在分析风险上下功夫,在研制工作中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2-01/20/content_14479292.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程盈琪 忻鼎鼎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