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13日言论版文章:近来,一些国家采取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措施,这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麻烦;对中国而言,今年刚好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的日子。
2010年世界贸易额增长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全球GDP总产值上升了3.6%,在其带动下,商品出口量增长了14.5%。其中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贡献最大,中国的出口量大幅增加,与上年相比涨幅为28%,而进口量至少增加了22%。
全球经济复苏后,世界贸易出口总额已经恢复到了2008年最高峰时的水平,但是还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经济增长水平。一方面,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和美国的债务危机使得全球需求持续减少;另一方面,WTO各成员国的贸易部长即将在日内瓦召开会议,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量会达到6.5%,同时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也会产生更多问题。
根据最新的全球贸易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再加上各国的选举换届,从而削弱了打击贸易保护主义的力度。中国及部分国家依然是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针对的主要目标。
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WTO其他成员开始使用反倾销策略。根据中国2001年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条款,只要中国市场依然属于“非市场经济”,那么WTO其他成员就能使用反倾销的战术,这些条款要到2016年才过期。这些条款允许某国用其他市场经济体——通常是定价国家的价格来取代中国的价格,以发起反倾销案。
在未来五年,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可能会有所改变。世贸组织最近决定,世贸组织成员国必须要对银行融资、土地价格和生产成本等具体事务做出解释。换句话说,反倾销的策略将会转变为反补贴手段,涉及国家可以通过使用更高的第三国市场利率及价格来显示补贴定价。
为了实际目的,这些争议已经上升到更不同的层次。一种情况可以是:“因为我不喜欢你的贸易政策,你最好改变它”;另一种情况也可以是:“因为我不喜欢你的体制,请改变它”。
总而言之,贸易压力给国家的制度带来了压力。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反补贴的战术,并且已经运用到了未来的新兴产业——清洁能源技术这一领域。
自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各国开始推动“绿色产业”。在过去的三十年,这些重要行业和领域的“领头羊”发生了变化,由日本转移到欧洲,随后是美国,如今中国企业开始发挥带头作用。
今年11月初,美国太阳能公司呼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之后,美国政府对进口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一事展开了调查。对此,中国商务部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进行贸易壁垒立案调查。
美国白宫曾经非常积极地推销过太阳能设备制造商——Solyndra公司,直到今年9月该公司因为硅的价格暴跌而破产为止。美国共和党一直把该公司视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推行“产业政策”的一个例子。如今,美国白宫却反过来批评中国进行“产业政策”。针对反补贴案件引发的政治上的针锋相对对美国今年的大选是有利的。
由于多哈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一直进展缓慢,因此许多国家为了恢复贸易自由而提出区域主义,但使用了排斥性条款。例如,由美国支持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就不欢迎中国,而中国目前是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贸易总量将会是美国的1.5倍。
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以及新兴经济体不容乐观的经济增长速度,导致贸易摩擦愈发加剧。发达国家会尝试不同的贸易规则,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成为他们经济危机的替罪羊。这些发达国家有可能会说:“我们的债务危机并不仅仅是我们的问题。它是因为中国、印度及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危机是他们的过错,而不是我们的。”
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取得了成功,这对世贸组织成员间的经济摩擦有一定影响,但这并未引起重视。过去十年,中国非常重视开放市场,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今天,这对于中国的欠发达的省份和城市来说,依然是发展重心。然而,对于中国的较发达城市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向产业价值链上游发展,提高竞争力。
当然这样的做法算不上新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也首先开放市场,随后开始向产业增值链上游发展。当时他们的目标是赶上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如今,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其他的新兴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遵循这样的发展轨迹。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之际,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主义会引发更多的问题,会导致世界经济更多的摩擦。但是,一旦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包括发达经济体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牵连。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12/13/content_1425524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系中美印研究中心国际商业研究主任 Dan Steinbock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