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贝卢斯科尼8日面临关键投票 或将被迫辞职|澳猫咪“思乡心切” 独行3000多公里回老宅|委22岁女子摘“世界小姐”桂冠 曾想当修女|
中国日报精选>特稿
让性教育变成关爱
2011-11-08 06:00:05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8日报道:青岛你我青少年健康中心早上9:30开始营业,但是为了提前做些准备,护士长封双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

她开门的时候周围都没有等候的客人,但是一般情况是门一开,接待室里绿色的沙发一下子就被三四个人占领了。

她们一般都是在附近的小店里等而不是在中心门口徘徊,主要是怕被熟人撞见,因为她们都是来这里咨询未婚先孕和做流产手术的。

你我青少年健康中心是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的门诊服务机构,专门为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医疗服务。

10月20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早上9:10分,中心等候区的沙发上已经有四个女孩了,她们中的两个学生模样,还背着双肩包。

“医生到底什么时候才来啊?”其中一个穿着白色运动装的女孩不耐烦的问道。“很快了。”封双耐心地回答,同时让她们逐一过来登记。登记本刚换过了没几天,又有一半已经写满了。

中心徐进主任介绍说,“为了保护这些孩子的隐私,我们不要求客人出示身份证明,但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大多数人留下的资料都是真实的,至少年龄和病情这样。”

“我们也见过有些女孩子化着大浓妆,说自己20出头了,但是凭借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一眼就可以看出她们的实际年龄要小得多,”徐主任说。

中心从2003年成立到2010年底共为46,283人次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其中15到24岁的人群占70%。

“跟中心刚成立的那几年相比,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流产手术室里。而这其中学生和农民工的比例都在上升,”徐主任担心地说。

学生群体增加

“我做过手术的客人最小的是一个15岁的初二学生,她只比我儿子大一岁。”中心的王玲蔚医生说。

那孩子来的时候穿着校服,裤子上还有血,自己还拿了个脸盘。我们经过检查和做B超发现她已经怀孕7周多了。

她说她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跟大家一起喝了不少酒,醉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了,更别提谁是孩子的爸爸了。

“那孩子第二天空腹来做手术,做完以后在客厅里看电视跟没事人一样,看得很入迷,真是个孩子啊!”王医生感叹道。

徐主任说:“很多人都想当然的认为这些未婚先孕的都是坏学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的不少客人都是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学生。”

“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可以被称为是好学生,但是在性和生殖知识方面她们的知识实在是太欠缺了,”她说。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

中心去年做了900多例流产手术,其中一半都是重复流产的客人。一个22岁的女孩子五年内在中心做了8次流产手术。而中心记录着像她这样的还有四个人。

“由于多次手术她的子宫受损已经非常严重。她很容易就会终身不孕,如果继续这样的话,”王医生说。

“但是那个女孩告诉我,他和男朋友都来自农村,在青岛的一个鞋厂工作。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够两个人的花销,哪有钱在养孩子啊!”王医生说。

在王医生正说的时候,一个23岁的女孩正从手术室走出来。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像白纸一样,用手捂着肚子。

“我8月份的时候刚做了一次,这是第二次了。”刘畅(化名)说,她来自东北农村,现在附近的商厦里卖男装。

“我们这很多客人都像这个女孩一样从很远的地方来到青岛打工,她们在餐厅做服务员,在商场卖货,在工厂做工,甚至在娱乐场所做小姐谋生。这是一个受教育比较少的群体,同时她们也是最缺乏性知识的群体,”徐主任说。

这一现象在国内的其他城市也是如此。在北京大兴有很多服装厂,那里女工很多,所以周边有一条街被外界戏称为“流产一条街”,女工的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街上的黑诊所总难以根绝。

“我们跟农民工多的工厂有很多合作,其中一项就是为她们免费体检和查妇科,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她们工作都很忙,在外面检查又很贵,所以她们都很少有人去体检,也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她们的性知识真的是太欠缺了,真的需要有人好好地给她们补补课,告诉她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徐主任说。“我们还在这些工厂里培养了很多健康大使,定期的为她们讲授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再通过她们以滚雪球的方式去影响身边的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玲蔚已经在中心工作五年多了,一共做了3000多例手术,基本上是8例一天。而每到寒暑假结束刚开学的一两周被称为流产高发期,也是她最忙的时候,手术数量要比平时多20%到30%。

“如果这些年轻人都能掌握些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知道和遵循如何避孕和事后补救,那么她们就不用遭这么多罪了,”她说。

“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了,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做手术还是让我感到很不安,”王说。

性教育缺失

中国性教育很少但这并不能阻挡年轻人发生性行为。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和未婚青年的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和性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是由于他们普遍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知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未婚青年开始面临与性相关的健康危险。

由国务院妇儿工委等部门201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15-24岁青少年达1.6亿,其中22.4%发生过性行为;超过50%在首次性行为中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有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21.3%有过怀孕经历,其中90.9%做过人工流产,19%多次流产。

中国是一个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大的社会,人们很难敞开心扉去公开接受与性有关的话题。即使现在,性也是一个隐私性的话题,学校教育很有难度,而相关教育部门本身的观念也有待打开,性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引入,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有限。

但是现实却在发生急剧变化,不面对并不能解决问题。现在人工流产的多是未婚者,未婚者中未成年人的比例在增加,年龄还趋于低龄化。家庭在性教育上也是如此。最近一次关于1500个家庭的调查就表明,74%的家长刻意回避跟孩子谈有关性的话题,而85%的孩子在遇到性方面的问题时会去网上寻求答案。

“如果我们的性教育进行的很到位的话,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年轻的女孩子未婚先孕甚至做流产手术。”玛丽•斯特普中国项目发展主任肖远鸿说。

玛丽•斯特普中国是一家国家公益组织,长期致力于关注中国脆弱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及权利。特别是13-24岁未婚青少年、打工流动人口、女性性工作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肖主任认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饮食、疾病和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性成熟的年龄越来越早。而与此同时,同90年代相比,迫于职业技能、工作和高房价以及大家观念的变化,结婚的年龄又在推后。二者共同作用是待婚期延长,是导致现在未婚先孕和流产数量增多的原因之一。

陈一筠认为,“待业很难受,性待业更难受”。在这段时间,家长应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生理现象解释给孩子听,同时应正确看待孩子在这段时期的两性关系。

除此之外,医学技术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手术有了无痛选择,人工流产也不例外。据介绍,目前的人流手术多为静脉全麻,一般情况下,只需在门诊睡上一小觉,醒过来就一切都结束了。但就是因为无需承受太多痛苦,很多人开始把人流手术看得越来越淡,越来越无所谓。

  一些年轻人对婚前性行为抱着轻率态度,而对避孕知识又一无所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结果造成未婚先孕,反反复复在婚前去做人工流产,甚至造成盆腔感染性疾病或性病,给身心带来很大损害。

如果是在一些不够规范的医院或是黑诊所,出现炎症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此外,如果手术时刮宫太狠,内膜也会受到损伤,特别是多次流产,就算宫腔内膜有再生能力,也免不了受到伤害。

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科主任医师孟凡说,所有这些问题在体内“潜伏”久了,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就不容忽视了,不孕不育、宫外孕、习惯性流产、机体抵抗力低下、妇科疾病等都有可能在几年后出现,不仅会使女性的生活质量降低,同时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

同时未婚先孕还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弃婴的增加,特别是女婴。还有艾滋病及其它性疾病的传播。

教育方法

北京某医药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兵极力推荐日本电视上播放的一个幼儿园运动会的节目。节目中孩子穿上精子和卵子的衣服模拟受精的过程。

“这些孩子在里面玩的非常起劲,同时还学到了相关的知识,而家长和老师也并没有感到任何的尴尬,”他说。

肖远鸿认为中国的性教育应该列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中,同时从幼儿园到大学依据年龄段和生理发展需要,逐步开展性和生殖健康教育。

他还建议,教育部门能够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对学生和农民工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之中。

“家庭在我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要给家长开展性教育,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陈一筠说。

青少年应该有更多的机会与异性接触同时释放对异性的好奇心,现在有些学校推行的集体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陈一筠说,少男少女的交往既可以愉悦双方的身心,增进健康,又能完成第二次断乳期,避免恋父或恋母情结的出现。“早期的交往是今后恋爱、择偶的一个练习。早练习可以避免青少年今后将爱情和婚姻当成练习本。”她还认为家长应鼓励异性交往——男性比较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女性则擅长形象思维和语言能力,处于智力发育期的男女交往能形成智力的互补。

陈一筠认为,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没有性教育,只有健康教育,或者青春期教育,普及的是一些基本的性知识和道德教育,不是在社会人文的层面进行,这样的性教育是不成功的。

“简单用道德与否来教育孩子也是不可取的,告诉女孩打胎伤风败俗并不能制止性行为,深深的负罪感在让她们选择不安全的方式伤害身体时,还给她们留下心理伤害,”她说。

陈教授认为,性教育的关键在于精神,是把原始的冲动转化成爱。会爱人的孩子,会为对方学会保护和珍惜,学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爱能让孩子变得更积极、更优秀,这就是性教育的成功。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usa/china/2011-11/08/content_14053412.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何娜   解传姣   编辑   邓睿)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受欢迎的台湾铁路便当
不止等车的旅客购买,当地市民也钟爱台湾铁路的便当,来看看台铁便当到底有多好吃。 >> 详细

论坛
亲历“夸张”日式服务/图
早就听过称赞日本人的服务,事实证明日本的服务真是超乎预期,有时甚至让我们觉得很夸张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