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23日报道:今年9月25日是文学巨匠鲁迅诞辰130年的纪念。
这位在近百年前发出振聋发聩之呐喊的斗士,在今天的中国,又有怎样的聆听者和追随者呢?生活在日益强盛的中国的民众,又是怎样继承和理解鲁迅“把民族之病脉”的精神?
Paper Republic的文学翻译家Canaan Morse提出“鲁迅的怀疑精神对当今中国作家的创作很有启发意义”。
当被问及在创作中是否延续了鲁迅对中国之未来那种精神关怀,青年作家张悦然回答道,她关注的是跟鲁迅略有不同的主题。
而作家李洱则对《中国日报》说道:“我肯定受到了鲁迅的影响。”
“我没有故意去模仿鲁迅的风格,但在写作长篇小说《花腔》的时候,曾模仿他的文字写过两三千字。《花腔》已经包含着我对鲁迅的敬意,”李说。
李洱认为鲁迅在今日仍然值得效仿是因为:“鲁迅在痛苦、绝望、虚无中,仍然不放弃希望。”
“鲁迅其实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人。鲁迅的荆冠是用痛苦编织而成的。对于一个敏感的人来说,今天的痛苦一点也不会减少,”他补充道。
他还将鲁迅对现代汉语的贡献比作普希金之于现代俄语:“鲁迅与他的同代人的努力,使得现代汉语能够去表达现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认为:“在与鲁迅作品相逢的时候,其实是拷问着我们自己。许多人从那里获得了灵感。”
而孙教授也说真正理解鲁迅非常之不易:“鲁迅是个向极限挑战的人,创作如此,翻译也如此。理解他的内心,其实是大不易的。”
“越到晚年,他越自觉地和自己旧的表达习惯相背离。译文也越苦涩难懂。他试图创造出严明的语句,希望以此增添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孙教授说道,并把这称作鲁迅“一生最悲壮的语言试验”。
2009年企鹅出版的《鲁迅小说全集》,由蓝诗玲(Julia Lovell)翻译及作引,将鲁迅带到了更多更广阔的英语世界读者的视线中。
蓝诗玲说:“我收到大量读者的反馈,其中有英语系教授,来信告知他们将鲁迅列进了20世纪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的名单之中;也有来自之前对中国或中国文学完全没有涉猎的读者,说鲁迅笔下绍兴的儿时生活场景,唤起了他们对自己童年的无限思怀。”
而最值得为之欣慰的是,鲁迅并没有像稍早些传言里的那样“大撤退”出高中语文教材,随着课改,他在不同的教材中被丰富被赋予了一层层新的解读,这些,将继续成为中国人一代代传承的记忆和财富。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9/23/content_1377525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Chitralekha Basu 杨光 梅佳 编译 梅佳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