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34岁的居民李思泉没想到,自己的房屋抵押手续居然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办完了。而这些手续涉及到公证处、评估所、房产局等多家单位,以往要4至5天才能办全。
“这个市民服务中心真是太方便了。以前一想到到窗口办事儿耗时耗力就头疼。现在感觉心里老敞亮了,这就是幸福,”小李兴奋地说。
如果说“和谐”是“十一五”的关键词,那么“幸福”很有可能是今后五年、乃至2020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时,这个国家的主题词。在中国东北海滨城市——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营口开发区”),当地政府通过执政理念的转变,以人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实现了GDP和GNH(国民幸福指数)和声共进,以非凡的勇气和胆魄走出一条“以民为本”的执政创新之路。
作为东北沿海经济的“领头羊”,营口开发区发展迅速。最近五年,营口开发区的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30%,人均居民收入增加了76.1%。但是决策层没有停留在成绩上沾沾自喜,而是将发展的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经济发展为什么?这一问,问出了地方政府执政理念的嬗变。
2007年,开发区新上任的领导班子,第一次明确把“惠民”纳入了施政纲领。从以往单纯注重GDP,转变为经济、民生两手抓;从以服务企业为中心,转为企业与市民并重。
在建筑面积4000平米,可能是全国最大的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市民服务中心,人声鼎沸。每一层楼、每一个窗口都排满了前来办事的市民。“看着人多,办起来挺快的,比以前省事儿多了。”
该中心于2009年启动建设,起初只是计划建设人力资源中心。但时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高作平,提出转变以往政府为中心的作法,把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将开发区全部与市民有关的政务部门都安置在这个十层高的同心圆形服务中心。“既要有企业办事大厅,为企业服好务,更要有市民服务中心,全心全意为广大居住在开发区的市民服好务,”营口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高作平说。
“同心圆,象征着党和人民同心同德,也代表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心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杨杰介绍道。目前该中心入驻行政与事业单位45家,其中35家共设210个窗口,面对普通市民开放,涉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房产交易、户政管理等各个领域。
服务中心的转变为市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给部分政府部门增加了一定工作量。很多原来需要市民跑腿的活儿,都由窗口工作人员代劳了。“我们就是为市民服务的嘛,累点没啥。看到市民满意,我们也开心,”开发区房产局工作人员韩希全说。
“从企业到市民的延伸,也是我们政府执政理念的延伸。以民为本,需要政府不断听取民意,不断完善服务。民生的需求,就是我们发展的目标,”高作平说。
幸福与否最终还是百姓说了算。营口开发区主动问计于民,于今年5月发起了一项幸福感民意调查。问卷涉及了工作、家庭、环境、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物价、治安等百姓最为关注的“幸福指标”。调查结果显示,该区人均幸福指数达到83.58分。
“不要小看这个调查。政府问需于民、问绩于民,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这是执政理念的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辽宁省社科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说。
正是在此执政理念的引领下,当地政府采取了从建设市民活动中心、全民免费体检到老年特殊津贴等一系列措施。
“我们还在不断的探索,希望在寻求‘幸福’的路上,为百姓领航护驾,”高作平对此充满信心。(中国日报记者 吴勇 刘策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