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20日评论版头条文章:当前,欧债危机成为全球的风暴中心,而中国等金砖国家可能出手相救也成为全球的舆论中心。购买欧债既不是中国慷天下之慨,亦或是出于国际责任和国际道义,更不是仅仅从商业价值的抄底心态考虑,欧债危机以及解救的背后依然是大国的博弈,帮助欧洲就是帮中国自己,是为中国从全球金融失衡中支付的期权成本。
其实对大部分国人来讲,对购买意大利等国家的债券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从当前欧洲债势发展情况看非常的危险。9月12日,希腊一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588个基点,达到创纪录的103.84%。跟踪西欧15国主权债的Markit iTraxx西欧主权债指数跃升至两年新高,受此影响,欧元区主权债和银行债CDS成本大幅升至历史最高,显示债务违约风险已经迅速恶化和蔓延。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乃至信心一体化的今天,不仅整个欧洲出现了信心和信任危机,信心的互相传导至全球,并影响到中国,在金融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危机正在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
大危机促动大变革,未来全球的经济与金融格局会更加多元化,而这就需要多极化的力量。现在的中国已经深深镶嵌在全球经济之中,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技术进口市场。从中欧的双边贸易和金融的高度关联看,在这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年代,一旦欧洲债务崩溃,那么巨大的冲击波对全球和中国都是回避不了的灾难。而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讲,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欧元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例如伊拉克、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先后宣布接受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中国与其它金砖国家购买欧债,支持欧元实际上也是打破一种货币独霸天下格局,推动货币体系多极化的重要一步。
救助欧洲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摆脱“美元和美债陷阱”。美国是债务依赖型经济体制,政府赤字财政、国民超前消费、银行金融支持是这种体制的全部内容。在借款“依赖型”体制下,美国要维持长期国际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需要以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为保证。而要保证美元不间断地循环周转运动,就必然要依赖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换取美元,其他国家又用换取的美元通过购买美国债券投资于美国,于是美元回流至美国……如此循环往复,美元便实现了其循环周转运动,这就是所谓美元循环周转机制,这就决定了只要美国是这种债务依赖型经济,美元就有内在超发的冲动。
金融危机以来,本币升值、热钱流入,不但进一步推高新兴经济体外储规模、加剧输入型通胀的风险,也使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安全越来越被美国债务风险所累,在“美元陷阱”中越陷越深。因此,作为全球“货币锚”的美元超发直接导致债权人资产大幅缩水,债权人权益被严重“稀释”,从而陷入财富管理困境之中。欧美主权债务的恶化加剧了资本外流。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估计,2010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私人资本为9080亿美元,比2009年高出50%;预期2011年和2012年将进一步增至9600亿美元和10090亿美元,新兴经济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资本流入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发达国家得病,新兴经济体吃药”的悖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都需要寻求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努力。
现在的问题不是救不救的问题,而是采取什么方式救的问题。以各国外储资产规模和金融救助能力来衡量,除中国3.2万亿美元外储外,俄罗斯、巴西、印度以及南非,分别为5339、3461、3191、500亿美元,尽管总规模达到4.4万亿美元,但可以动用的储备资产却并不大,而仅意大利一国的债务就高达1.9万亿欧元之巨,相比之下可谓“杯水车薪”。因此,金砖国家的救助一定要与其他发达国家以及包括IMF等在内的国际金融组织联合救助。
提供流动性非救助欧洲关键。中国等金砖国家对处于悬崖边上的欧洲国家施以援手解决不了欧债危机的制度和结构根源,但可以“以时间换空间”,为危机的扩散蔓延设立“熔断机制”。欧债危机真正的问题在于偿债能力的风险,很多国家的债务增长以及债务负担的增长远远快于经济的增长,没有经济增长,债务前景恶化就不可避免。欧洲需要的不仅仅是债务重建,更是经济重建。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需要的是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的实体经济的投资。欧洲有技术、有设计、有管理,这些都可以与日益成长的新兴市场连结起来,不仅可以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也能为欧洲致力于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改革提供缓冲的时间。
事实上,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恶化蔓延正体现出全球治理机制的缺失。当前全球需求严重低迷,各国都有“各自为战”的冲动,一些国家纷纷开始收紧国内市场,祭起投资保护和贸易保护的大旗,甚至为了争夺有限的世界市场资源而制造人为的汇率恐慌。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性应对,各国经济已经不是简单的相连,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只有联合起来,才能解决全球性失衡带来的危机。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9/20/content_1373815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