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17日报道:在汶川地震中几分钟内失去所有家人后,独自生活下来和面对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曾是一件痛苦的事。我很幸运,因为我活下来,但又不幸,因为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不能停止思念家人。
这是我放弃在四川绵阳教高中语文的舒适生活转而到二炮从军的原因——那是我哥哥曾经工作的部队。家里只有两个孩子,我和哥哥感情非常好。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6岁。那时候我只想能再走近他,去过他曾经过的生活,去帮他完成在部队成就长远事业的梦想。
在部队呆了几个星期之后,我明白了哥哥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在这里都被赋予特别的意义。走在路上,会有人停下来问我“陈勤,最近好吗?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很多时候我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是哥哥的朋友、战友甚至只是知道我的故事的人。
刚来的时候我连站军姿和操练都不会。我一直练习,我很高兴听到有人说:“看,那是陈大桂的妹妹!她干得不错!”
后来我申请参加第一支女子导弹发射单元,尽管组建人员告诉所有申请者训练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的哥哥也曾是一名导弹操作号手。
在训练的480多个日子里,我们确实辛苦,但发现这个岗位对女性来说也并不是那么不可挑战。这个时候我感到自己在曾经将女性拒之门外的战斗岗位上其实也可以有一番事业。我会有一个特别的生活。一些女战友也对我说有类似的感觉,我们彼此陪伴着,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最终的发射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进行的。哥哥也曾在那里发射。完成了我的最后一个动作,我面对导弹发射装置默默站立。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大地的颤抖,导弹腾空而起。几分钟后指挥中心通知我们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我怎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日夜盼望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女孩们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
现在我的生活和三年前截然不同。我在实践哥哥的梦想,这也是我自己的梦想了。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8/17/content_13128184.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李潇堃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