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中国最大的唐代墓葬壁画馆,已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竣工,将从2011年 6月 20日起,正式对中外公众常年开放。
据陕西历史博物馆成建政馆长介绍,“展出的全是国宝级古代壁画艺术真品。这是馆藏壁画珍品最全面的一次展出。”
据悉,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建成。当时,曾经展出一部分壁画。然而,半年后,专家们发现在展品保护上,存在很多困难,于是决定关闭壁画馆。
去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陕西馆曾经展出过其中一幅壁画。一小部分壁画,在近两年也曾经短期在地下壁画库展出,后同样因保护措施不够而终止开放。所以,大部分壁画藏品,不为外界所知。
博物馆于2005年获得意大利政府援助(无息贷款)480万美金,后来又得到中央政府提供的1,400 万人民币无息贷款,用于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壁画观摩库,以妥善保护这批壁画真迹。
2007年,这个处于半地下、面积约3,400平方米的壁画馆动工建设,于今年初竣工、各种展览、防护、安保等设施陆续到位。
成馆长说:“中国历代墓葬壁画,不论是在出土数量上是艺术价值方面,均首推唐代的墓葬壁画。”
而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400多幅,画面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居全国各文博考古单位之首。
在1952年至1989年间,考古专家们先后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26座唐代墓室里,将厚度为0.5cm-1cm不等的画面揭取下来,加以异地保存、保护。
据悉,陕西考古工作,一般不主动挖掘古墓,都是工程施工时,工人发现有古代墓葬遗存,亟待保护,考古专家才会介入其中。
这些考古发掘的墓葬,其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神兽、天象图、仪卫、仕女、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外国的友好来往等。
这次首批展出的,是精选出的97幅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唐代墓葬壁画原作;最大的展品高达6米,最小的只相当于半个写字台面。
这些展出的壁画,主要来源于70年代发掘的,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皇家墓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盛唐气象”。
“可以说,每一幅图都有一个故事,都是反映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这些墓葬壁画反映了当时古代社会生活,特别是唐代宫廷生活,如《守猎出行图》和《打马球图》。”成馆长说。
“通过这些壁画,观众能了解宫廷的礼仪,了解唐代人物生活。而像《客使图》这样的作品,则反映了当时唐朝的对外关系,反映出盛世唐朝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
壁画馆开馆后,将根据监测系统定观众人数,以便保持馆内空气清新;展厅内的采光选用了无紫外线光源,文物保护部韩建武主任介绍说。
为使展厅内湿度和温度,符合、接近原来墓室内的湿度、温度,所有壁画展品,均被放置在全封闭、推拉式组合展柜里。
“整个壁画馆里,温度有两种,人在展柜外的温度和展柜里壁画的温度,” 韩主任说。
“壁画馆内的温度,将常年保持在18℃-20℃,湿度则控制在55%-60%,对壁画起到良好的收藏和保管功能,同时还便于开展学术研究和对公众开放。”
由于靠贷款建设,壁画馆将对每位观众收取300元门票。参观这批壁画,还须预约,因为每天能接待的人数有限。
壁画馆里有义务讲解员,还有影院、多媒体供免费使用。馆里还将不定期举办相关学术讲座。
这些年,为普及唐代壁画知识,博物馆还编辑、出版了多部书籍,以及普及性画册和宣传单页。
“这个壁画馆的设立,有助于让国人近距离、直观地了解历史,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对外国人来说,会使他们更尊重我们这个国家,”成建政馆长说。(中国日报记者 朱林勇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