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月17日见报言论版文章:目前,南海的主权争端吸引了各国对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政策的关注。最近,国防部长梁光烈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时重申,中国军队旨在增进相互的理解、信任与合作,建立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军事关系。
正在崛起的中国从未想要参与争夺世界霸权,或追随现有大国建立的体系。相反,中国有其不折不扣地尊重外交准则和价值观的战略文化。
几千年来,中国的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对中国人的思维发挥着影响。墨子(约公元前470-公元前400年)就是其中一位。虽然墨子并不是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大家,但他对两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一是一个国家如何在充满危险和激烈竞争的世界中生存,二是如何保持长期的和谐稳定。
墨子认为,一个国家要生存,守比攻更重要。他倡导“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认为战争只会激起激烈的反抗,招致各方的道德谴责。而侵略的代价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丧失威望和声誉。也就是说,进攻的所失要远远多于所得。
此外,由于侵略过程中消耗过多,并且会激起反侵略力量的联合抵抗,扩张通常会导致一国迅速的衰落,继而导致该国逐渐陷入混乱,堕入越发危险的境地。
墨子积极鼓吹防御策略,认为“守城者以亟敌为上”,这一点在今天应当受到格外的重视。
受到传统战略文化的影响,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严格自律的国家。即便在最为强大繁荣的朝代,如西汉(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4年)和唐代(公元618-907年),中国也以和平、包容、自律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与周边各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这样做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古至今,中国政府一直遵循自我约束的发展路线。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帝王都认识到,一个繁荣富强的“大中国”必然会引起周边国家的不安和恐慌。而这一正确的认识一直延续下来直到现在。
甚至是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实现巨变腾飞的今天,中国也未改变其外交政策,坚持与周边以及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墨子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扩展延伸。世界是由人缔造的,一旦我们通过社会化将兼爱互助的原则内化,那些引发体系内部混乱的因素就可能被永远改变。
换句话说,墨子认为一国的利益、内部的运行结构及其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中的表现,是由该国的社会准则和社会理念决定的。如果一个国家将一些容易引起冲突的准则和理念内化,世界就会陷入混乱。相反,如果该国将一些倡导兼爱互助的准则和理念内化,世界就会保持和谐稳定。
正如许多自由的建构主义者一样,墨子认为,通过建立一个友谊社会,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
当前,为了建立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中国正在履行其作为新兴大国的责任,促进一些地区和国际准则的创新与内化。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崛起,寻求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显得越发重要,对此,中国领导人正在付出不懈的努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更加重视国内需求,避免走上其他大国曾经的张扬路线。
因此,国际社会应当对这一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号表示感谢,而不应一再指责努力自律的中国。(作者是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董青岭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