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12日四川广元、绵阳报道:2008年5月13日凌晨三点,汶川地震发生后12个小时,青川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王生跃急匆匆地赶到广元。他受县委书记之托,从120公里之外的青川徒步赶来,遇到断路走一段,再让当地老百姓用摩托车载一段,已经连续赶了10个小时的路。
当时广元市政府应急办主任张志荣和其他领导正在市政府大院里指挥救援工作。王生跃气喘吁吁地报告说,青川地震后损失非常严重,死了很多人。县城里房屋倒的一塌糊涂,到处有人喊救命。张志荣回忆说:“我们问他:究竟死了多少人?他说,不知道。我们又问:究竟倒了多少房子。他说,那也不知道。青川县和下面的乡镇已经联系不上了。”
对灾后救援来说,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帐篷、饮水一样重要。当时广元在这些方面都有缺陷。然而,地震三年过后,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王生跃赶到广元之前,张志荣已经和市里其他6个县区取得了联系,唯独青川联系不上,当地的通讯还没有恢复。市政府派了3路人马,一共400多人赶赴青川了解情况。两路从南边的竹园走路去青川,一路从北边的白龙湖坐船过去。可是由于电话不通,这三路人出去以后都杳无音信。
地震当天,广元统计一共死了13个人。当时市里觉得震中在汶川,距广元还有200多公里,问题不大,听说绵阳灾情严重,就把消防队、矿山救护队都派到绵阳去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信息渐渐汇总上来,广元的实际死亡人数超过4850人,远远超出了当地政府最初的预期。
自从2001年到救灾办(后改称应急办)当主任以来,张志荣一直都想建一个应急指挥中心,想了几年都不行。地方财政没钱,建不起来。
应急办有10个员工,一年的办公经费只有5万元,从水电费到差旅费,日常工作的各项开支都包括在里面。中央财政预算的救灾资金只有灾害发生后才有,通过民政部门下发,主要用于救济灾民的房屋、吃穿用等。广元一年最多拿到过1500万元。四川省财政预算也有一笔救灾资金,一年大概三四百万。广元市每年还有100万-300万的灾害储备金。那时,真正想搞应急救援装备和应急指挥系统是没钱的。
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场大地震帮他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震后市里出资买了15个卫星电话,以确保政府主要部门在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后能保持沟通的畅通。县政府也根据自身的预算和实际需要购买了卫星电话。作为10个极重灾区之一,青川县每个乡都有一个卫星电话。
在移动公司的协助下,市县乡主要领导都配上了移动应急电话。这些电话在电力供应、手机和有线电话中断之后,可以使用超级基站,通话不受影响。
2010年12月,应急指挥中心完工。建设这个中心一共花了400多万元,包括办公和指挥系统等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广元市所辖的7个县区都可以登录应急指挥系统,向上级政府汇报并随时在系统上更新事件进展情况,还可以把在现场拍摄的图片和视频传到系统上去。这样省长坐在省里的应急指挥中心就能看到现场情况。
系统里有一幅指挥地图,可以显示到每一个村庄。如果什么地方发生灾害了,张志荣就通过系统让地图显示在大屏幕上,向各个部门的同事展示这次灾害发生在多少个乡,哪几个乡受灾情况较重,哪些受灾较轻。
然而三年前,他们只有一幅纸质地图。地震后,广元市政府各部门都从楼里搬出来,到院子里去办公。张志荣把自己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张广元市地图取下来,挂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上。所有领导都围着地图做决定、下命令。
如今,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以后,广元在应急指挥方面提前发展了几十年。张志荣说:“要是按照以前常规的发展速度,20年以后我们可能都建不了这样一个设施。”
青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彭仕扬告诉《中国日报》,灾前,中国的县级政府一般停留在一个应急方案、队伍保障和物资准备的阶段。震前青川有24万7953人,储备的救灾物资数量很少,只有70顶帐篷、1000床棉被、6000件衣物。
那时,广元拥有的主要救援装备是冲锋舟,还有绳子、防洪用的铁丝、木头等简单装备,没有生命探测仪。去青川救灾的人只能拿个铁锹。
震后,中央给广元投入1148万元,由政府统一采购,给当地补充了急需的生命探测仪,以及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救援装备。
应急物资的匮乏给当年参加地震救援工作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平武县卫生局长张天禄回忆,当时灾区的医疗救援从消毒、包扎、止血到简单做手术的用品,什么都缺。最缺的是止痛药,很多伤员因为外伤太严重,甚至乞求医生把他弄死。平武县医院垮塌后,救援人员把床单剪成绷带一样的布条包扎伤员用;没有酒精、碘酒,就用商场抢出来的白酒消毒。
张天禄说:“在地震中,平武卫生系统损失惨重,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现在的发展机遇。”据统计,该县在这场灾难中共死亡3014人。
震后平武获得了3亿元资金,建了10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5个乡镇卫生院。每个卫生院都建了急救站。该县还补充了100多名卫生人员,占原有总人数的40%。县卫生系统对急救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和全员急救基本知识培训,并针对公安、教师、公务员、乡村干部组织了一般的急救常识培训。
绵阳市卫生局局长秦晓明站在卫生管理的角度,对地震中应急救援工作进行了反思。他说:“老百姓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自我保护的能力还要增强,相关知识还要普及。我们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要对不同人群进行教育,提高全民族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我保护能力。”
他建议,应该在各级党校和行政管理学院开设应急救援的相关课程。“他们是公共服务的指挥者,只有他们掌握了相关知识,一旦自然灾害突发时,他们才不需要领导下指令就知道应该干什么事、发布什么指令。”
秦晓明的建议得到了北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文刚的认同和支持。地震发生时,文刚正在北川县委大楼三层办公。由于办公室里没有厕所、三角地带等可以躲避的地方,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躲到门框下面去,因为门框上面有圈梁,比较稳固一点。楼房坍塌后,他被埋在办公楼的废墟里,昏迷了20多分钟,震后半小时左右从废墟中自救出来,发现原来的三楼已经变成一楼了。
之前县地震局在县委办公楼里搞了一些地震知识的普及,讲怎么识别、躲避、逃生,他刚好去看了。“后来我们能够幸存下来,第一感觉就是地震应急知识的普及太重要了!”他说。
震后,北川的生态变得非常脆弱,次生灾害很频繁。2008年9月,北川发生了特大洪灾,雨水裹挟着山上松软的砂石,冲毁了很多地方,包括位于老县城和擂鼓镇的临时安置点。
这场灾害给北川敲响了警钟。当地官员对全县所有经过专家勘定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全面治理,采取了挖排水沟、巩固河堤等预防措施。政府在每个集中安置点培训了一个地质灾害监测员,同时作为应急联系人。 一旦发生灾害,当地主要由他负责联系、指挥。
从四月到十月,县政府都要派人下去检查重点次生灾害点的治理情况和逃生准备情况。文刚负责检查永安镇。镇上的元门坝村位于很多河流的中下游。村里准备一面锣,开会明确,如果雨下的比较大,有可能形成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当天晚上就会敲锣,通知村民向某个地方转移。转移路线由国土地质部门统一设计。
在新的管理体系下,2009年以来,北川没有再出现问题。去年四川防汛形势很严重,洪水冲毁了从都江堰到汶川的公路,但是北川没有死一个人。
汶川地震后,我国民众的防灾意识有所提高。医院、学校、政府等机构都加强了防震减灾教育和应急演练。
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王东表示,“应急预案固然重要,但是灾难来临的时候,预案不是在电脑里,就是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拿不出来。真正依靠的是我们平时对预案的演练。”
青川县马鹿乡中心小学每学期都要对全校900多名师生进行防洪、防地震、防泥石流的应急训练。在防震演练中,一听到警报器突然拉响,学生就按座位顺序分别从最近的门出教室,从不同的楼梯疏散,以最快的速度到操场上集合,以班为单位蹲在操场上,抱成一团。据校长黄勇介绍,一般不超过10分钟全校师生就能疏散完毕。
张志荣提醒记者,尽管政府和民众对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理都比以前更加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灾难也在淡忘。
在新建成的、地震设防烈度为八度的青川中学里,记者遇到了17岁的高二学生段炳娇和李晓琴。她们表示学校没有教过学生如何在灾难来临时逃生和自保。
“我们必须教会子孙后代生存、防灾的本领。”张志荣说。“目前地壳运动非常活跃,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就忘了痛,否则可能还会死很多人。”(中国日报记者 江雪晴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