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26日言论版文章:上周,河南省郸城县宣布将拆除之前耗资1亿元(约合1537万美元)新建的4.5公里观光铁路,因为该项目无法吸引足够的游客前来。
大量的媒体报道显示:中国国内基建项目造成的浪费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确实,这样类似的报道并不鲜见。
最近,北京的老年居民又有了福音。北京市将100岁的免费医疗门槛降到了95岁。与此一同发布的还有一条消息:市政府计划投入几十亿元用于兴建养老金管理中心。
我不是很了解北京市兴建养老金管理中心的详细情况,但这些中心是否有必要兴建确实值得商榷。
毕竟,现今的养老服务应该是在社区层面完成的。这笔钱应该花在修建、翻新养老院上,或者用于升级过于分散的信息网络上,对吧?何不叫停这个兴建“中心”的计划,把钱用于免费医疗、把免费医疗的门槛降到85岁以上呢?
有些情况下,修建新的设施是有必要的。但当地政府现在应当摒弃“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就要修一栋楼”的思路;即便盖新楼是必要的,那么在这样一座“一流”的建筑里提供“一流”的服务,究竟又会带来多大的实际成本呢?
比如说,在大多数欧洲国家,老年人看护业现在主要把业务重心放在上门服务上,而大多数养老院都专门留有床位用于服务确有身心障碍的老年人。而《中国日报》最近有一篇文章谈到,中国几乎没有养老院拥有条件收养或医治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明眼人一眼就看明白:就算是兴建一个新的养老院,要是没有合格的医生或护工,这个新单位也难以长久维持——这种地方,也不可能让入住的老年人有尊严地终老。
无论是养老院还是农村建医院,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每个社保、医疗项目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基本要素。人们之所以会这样想,主要是因为中国很多领导干部有两个信条:“新建楼堂厅馆”等于“增加GDP”;新的基建设施对于后人来说起码是看得见的一笔遗产。
也难怪中国到处可见有些房子兴建了但从未被使用过,并陷入年久失修的窘境——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养护维修不足,或是因为当初兴建只是为了讲排场而已。
诚然,提供公共服务并非只是兴建楼堂馆所、添置设备而已,而要让领导干部们明白这一点就首先要他们转变观念。要促成这一观念上的转变,地方政府应首先健全财政规划和控制机制,使之更趋于理性。
我们必须要区分两个概念:“经常性开支与基建费用”和“经常性开支与资金募集”。在英国,地方政府有义务保证日常开支和财政预算的收支平衡。这在中国尚无可能,因为很多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还没有充足的行政收入打基础,而很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过分依赖于土地使用权转让金带来的收益。但随着房产税开征在即、地方政府补助制度更趋完善,地方收入用于经常性开支的数额有可能会逐步减少直至为零。
我们应当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补助机制,它要避免走“填补窟窿”的老路子,要在实证的基础上用计算公式来考量每个地区的需求以及资源。
至少在短期,对于财力较富裕的地方政府,其上级政府应“收权”,限制其使用拍卖资产、土地转让所取得的收益。这些地方政府一旦在开支方面受到了限制,自然会重新思考哪些资本项目是真正非实施不可的,也免得在“面子工程”上乱花钱。
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应当详尽估测该工程完成所需的资金成本,以及竣工之后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花费。相关的预算部门应当审核受理的工程规划案,随后审计部门也应严格审计预算所需花费是否准确合理。
一位银行业的瑞士同事曾经告诉我:“追求真理是没错,但有了管控才会更好。”眼下,随着老年人从教育到养老的需求都在快速增长,我们应当保证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每一块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4/26/content_1239394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中欧社保改革合作项目基金管理专家Grayson Clarke 编译 张陨璧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