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日评论版头条文章:在一些人眼里,中国这些年大举进军非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掠夺这块黑色大陆丰富的能源资源”,把非洲作为自身经济崛起不可或缺的原料供应地。这类观点其实含有两个命题:一是中非合作大多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二是中国人的获取方式是“贪婪地不择手段地攫取”。
对于第一个命题,美国学者布罗伊蒂加姆在近著《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里做出了给力的回应。她的调查显示中国几乎在非洲每个国家都有投资和援助,并非只面向资源富集国。中国近5年对非洲的制造业投资已经超过能矿业投资。第二个命题则带有明显的臆断和偏执色彩,可以说是对中非资源合作事实的扭曲,也可以说是“妖魔化中国”思维下情绪的宣泄。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命题都是“伪命题”。
近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确实带动了国内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中国企业到海外、到非洲参与资源开发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贸易领域,不论是原油还是矿石,大家都按国际市场价格公平交易,少一分钱别人也不会卖给你。在投资领域,中国企业不仅要和驻在国政府坐下来谈,还要应对跨国集团的激烈竞争。这时中国长期坚持对非洲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特色优势就体现出来,同一些西方国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根据“维基解密”网站近期披露,西方石油公司就曾通过操纵手段联手抵制尼日利亚政府出台《石油工业法案》。正如非洲学者莫约在其轰动一时的《援助的死亡》一书里所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中国同非洲的交易是公平的,他们是用经济的力量而不是枪炮来征服非洲的。”
非洲国家愿意把一些资源项目交给中国企业勘探开发,一方面是出于两国友好,把中方看作平等、可信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很清楚同中方合作会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跨国集团纷纷从赞比亚铜矿业抽身,留下一堆烂摊子。只有中国公司不撤资、不停产、不裁员,保住了六千多名当地矿工的饭碗,并逆势收购了一家倒闭的铜矿,被赞政府誉为“雪中送炭”。中国企业在安哥拉、苏丹、赤道几内亚、刚果(布)等国的能源资源合作不仅给当地创造了税收,解决了就业,还极大改善了非洲国家最亟需的道路、桥梁、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兴建了医院、学校和社会住房等民生项目,仅中石油一家企业在苏丹的社会公益投入就惠及当地200多万民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还帮助苏丹建立了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石油工业体系,帮助乍得、尼日尔等国建设炼油厂,培养当地技术团队,改变了这些国家多年只产原油不产成品油的“倒挂”局面,提高了它们的自主发展能力。这些成果是很多非洲国家同西方打了几十年交道没能实现的。
中国企业成功进入非洲能矿资源领域,也同中国人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分不开。很多别人需要5年以上工期的项目,中国人只用两、三年就投产了,这样的“中国速度”连同行对手也不得不佩服。相形之下,有的跨国集团为维持对某资源产品的长期垄断和超额利润,往往拿到一些矿的勘探权后放缓节奏或按兵不动,将其作为远景储备,更谈不上提升原材料产品的附加值了。这种控制战略主导下的“圈地运动”在非洲并不鲜见,不少有开发前景的区块一搁就是几十年,直接受害者当然是急盼出矿的非洲国家,间接受害者则是被暴利盘剥的广大消费群体。因此,许多非洲国家陆续收回本国资源的勘探权和开采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非洲国家而言,中国加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以及双方开展能源资源合作还带来两个“红利”,一是拉动了国际市场能矿产品等原材料的价格,而这些产品的收入是许多非洲国家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二是增加了非洲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权重,提升了它们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力量竞相加大在非洲的投入已是不争的事实,非洲国家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加强对非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西方一些媒体、政客和非政府组织总喜欢拿中非资源合作“说事”,并俨然将其作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新殖民主义论”的经典论据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其代言的利益集团怕中国“动了他们的奶酪”,损害了他们在非洲的既得利益。只要中非有新的大型资源合作项目,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外部阻力,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贷款优惠度等都可能成为做文章的题目,而中国大量进口欧美资源富集国的能矿资源却没见谁说过是“掠夺”。可见,种种炒作的背后,是利益的驱使,而非科学的论证。塞内加尔总统瓦德曾说:“西方对中国的报怨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就是中国比批评它的人更有竞争力,应对非洲需求的方式更适宜,更擅长和非洲打交道。”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之所以批评中非合作,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其在非洲的地位被中国取代。”
事实上直到今天,西方跨国集团仍垄断着非洲最可观、最优质的能矿资源以及产品定价权,在根基、实力、技术和资源权益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虽同中国企业在非洲有一些合作,但战略上仍是极力排斥阻挠,甚至不惜联手围堵。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开拓中付出了很多艰辛,接手的非洲资源有不少是长期无人问津的偏远或边际矿藏,也有开采后期的尾矿和二次开发的老矿,这对企业投资规模、开采难度以及实现利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可预见的将来,让诋毁中非资源合作的声音偃旗息鼓,消于无形,显然不现实。关键在于我们自己首先要坚定信心,把事情做好,不给别人攻击的口实。同时,要把事实讲清,把道理说透。我们不应陷入西方的思维和语境,而要实现突破和超越,要让外界听到更多真实、客观的声音。这不仅是企业的事,也需要政府、媒体、学者等各界都做出努力。笔者相信,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随着全社会更加关心非洲和中非关系,随着中非合作给双方人民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那些关于中非资源合作的杂音必将被好评和掌声所淹没。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3/01/content_1209256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钟钥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