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2月9日评论文章:近日《华尔街日报》上一篇吸引眼球的“为什么中国妈妈更为优越?”的文章,如石击水,在美加两国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妈妈”这个话题会如此引人关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蔡美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她提出了非常严格的十不准,如不准夜不归宿,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不准有科目低于A,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等。不难看出,蔡教授是要孩子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争取第一,减少参加影响学习的不必要的课外活动,不准滥交朋友。另外一个原因是在其严格督导下,两个女儿都取得了成功,大女儿成功步入卡内基大厅表演钢琴,小女儿也成绩优异。蔡教授将女儿的成功归因于其作为“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
文章发表后,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中国网络民意调查显示,高达60.7%的人认同蔡美儿的东方式教育方式。而西方则对此颇为不屑。认为“中国妈妈”的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加拿大《环球邮报》发表署名所罗门的长文指出“中国妈妈的失败”,举出的例证是,过去100年来华裔科学家只有10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而美国却获得了300项诺贝尔科学奖;仅占世界人口1%的犹太人却夺得诺贝尔科学奖25%的份额,人数多达180人。
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教育理念和价值标准自然也就不同。比如,在少部分美国人眼里,“中国妈妈”可能就是一个“东方悍母”的形象,对孩子过于苛刻,但是在大部分东方人看来,一个对孩子过于纵容的美国妈妈可能就是一个不尽责的妈妈。
客观地讲,这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各自在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价对方。文化传统没有优劣之分,教育理念也很难讲有什么谁优谁劣的问题,也没有争论的必要,因为它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文化传统的长期积淀的结果。但不同的教育理念可以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比如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束缚了学生们的创造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些都是感性认识,并没有证据证明中国学生们在这些方面就比别国的学生差。 而以获得诺贝尔奖来评判也不能作为中国学生科研创新差的佐证,因为影响获得诺贝尔奖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教育外,可能还有管理体制和投入等因素。
但是中国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确实无庸质疑的。OECD不久前公布的PISA(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测试成绩提供了教育上的客观可比的数据。人均GDP大约只有美国1/3的上海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测试平均得分分别为556分、600分和575分,三科成绩均排名第一,而美国学生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00分、487分和502分,美国学生历年来的表现也仅是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当然,我们不能说上海能够代表中国,但这至少说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成功,其中背后也有“中国妈妈”的影响因素,就是家长重视教育,对子女高标准严要求。
而同样坚持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华人在其他国家也取得了优良成绩。美国的统计表明,仅占美国人口5%的华侨华人占据了著名长春藤学府中20%以上的学生名额。在加拿大最有名的多伦多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华裔学生比例更是超过1/3。在美国“英特尔科学奖”2010年300名获奖名单中华裔学生占了1/3,由此成为“中国妈妈”式教育成功的又一佐证。
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和日本学生的表现也很出色。东亚儒家文化圈学生的成绩水平需要考虑加进“东亚系数”,这个系数就是“中国妈妈”的因素,孩子学习的时间更长,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更大。去年12月,OECD公布PISA测试结果之后不久,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官员来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探讨PISA的测试成绩问题。日本近10年来一直实施宽松教育,可是日本学生的成绩在国际排名不断下滑,日本各界为此忧心忡忡。
妈妈的教育就是未来的教育。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中国有两个“崛起”势不可挡:一个是经济的崛起,另一个是教育的崛起。中国教育研究人员认为,要想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只有学习时间更长,投入更多,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教育的崛起才能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2/09/content_1196573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李建忠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