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12日言论版文章:上周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城市发展论坛上,我在发言中提到,中国目前面临着成为世界绿色城市发展先锋的重大机遇,这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都大有益处。
当前,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发展转变的中期。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成功地使5亿人口脱离了贫困。眼下,中国决心通过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改革,来满足那些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贫困人口的需求,并从总体上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举个例子,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正迅速改变着农村城市的生活面貌和中国的经济结构。由于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这些因素及其它发展过程中的挑战,特别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困扰。
中国正采取一条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低碳的、气候适应性强的道路有效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以往的发展道路不同,由于过去其他国家从未尝试过低碳发展,这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没有任何现成的解决方案或模式可供中国效仿,因此中国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此次的开拓创新之举无疑会吸引全球的目光。
在气候变化的几个不同方面,中国已显露出先锋的带头作用。举例来说,中国已将气候变化纳入总的发展议程,这反映在中国最近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此外,中国还为自身的能源效率设立了严格的目标。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中国宣布,到2020年,将本国的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近期的报告显示,2005到2009年间,中国的排放强度已经下降了14.4%。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巨资,2008年的投资超过了150亿美元。中国也是世界第二大风能市场和世界最大的光伏制造商,并在电动车、太阳能、风能等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过去多年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以上的每一个领域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合作。
中国取得的成就固然举世瞩目,然而,中国要做的还有很多。尽管中国的人均碳排放很低,但总的碳排放量却占到了全球总排放量的20%。并且,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使其碳排放量的降低显得格外困难。但中国决心,截至2020年,将本国的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中国已明确了自身的战略重点,并认识到,对抗气候变化,成败的关键在于城市。城市不仅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者,而且还极易受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中国发展低碳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丝毫不亚于其他国家,更何况中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目前在中国,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已有20多个。此外,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率由1991年的27%增长到现在的45%;据估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67%。未来20年里,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增加3.5亿,远远超过美国的总人口。届时,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而迅速的城市化不可避免地意味着更高的碳排放、更高的人均收入、更高的消费以及对基础设施和服务更大的需求。
但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个机会:在许多国家,对现有城市进行改造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任务。而在中国,约3.5亿“未来的城市人口”仍居住在农村。他们在城市中将要用到的房屋、街道、工作地点和公共交通目前尚未动工。中国可以通过对气候和环境有利的方式来兴建这些房屋、街道和设施,并在这方面成为全世界的典范。
这样想法如何成为现实呢?严格来说,城市发展需要长远的目光。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规划,其中需要整合对气候变化的考虑。但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即时措施,如推广电动汽车摩托车、取暖时以电炉取代煤炭、设计建造节能型建筑等。这些解决方法正被一一付诸实践。例如,中国一些城市地区禁止使用燃油摩托,这一举措使得中国电动自行车的销量由1998年的4万辆上升到2008年的2100万辆。
投资低碳、气候适应性强的城市基础设施还有诸多其他益处。例如,减轻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能使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美好。绿色城市能够带来蓝天白云。
最后,只有城市居民采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城市才能变为现实。因此,继续加强对城市人口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节能家电的推广。目前,中国生产的家电产品数量超过其他国家,这些家电所消耗的能源也在迅速增长。
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对于中国自身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极为重要。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内外促进和推广低碳、气候适应性强的城市发展方面享有特殊的地位。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促进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介绍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
总之,经济增长与低碳、气候适应性强的城市发展相结合所带来的挑战能够,而且必将转化为机遇。在许多方面,中国正在引领创新,而这些创新应当同世界其他国家共享。为了确保经济社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发展低碳城市势在必行。为此,联合国,尤其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希望与中国及其他伙伴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全人类创造一个脱贫、低碳、可持续的未来。
英文原文请见: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1/12/content_11832574.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地区负责人 阿贾伊·齐柏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