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月5日评论文章:去年,我国东部周边从黄海到南海都不太安静,我国与一些邻国的领土争端再次冒出来干扰我国与邻国的关系;美国则利用这种事态,高调“重返”亚洲,周边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不是我们实行了多年的睦邻政策出了问题?
首先,笔者认为我们的睦邻政策是正确的,成就是巨大的。过去二、三十年来,由于这个政策的实施,我们为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改善了与邻国的关系,增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韩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地,是韩国人出国首选的地方,中韩之间的定期航班比中国与别的国家的航班都多,韩国在中国有八个总领事馆,可见两国关系的密切程度。与东南亚国家,至少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中国加大了改善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步伐,并对东南亚国家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使它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给它们提供了机遇,这才有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达成。今年这个自贸区已经正式运行,这是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大事。中国还通过10+1、10+3、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不断增强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对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这些关系发展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事实是加快了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被放大了、突出了,中国被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的邻国对中国的崛起有担心,有戒备,我们设身处地也可以理解。正是由于这种心态,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家要求美国不要走,留在亚洲平衡中国,笔者觉得不宜过于苛求。
美国去年高调“重返”亚洲,看来势头很猛,但实际是以攻为守。在许多美国政界和学界人士看来,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在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长,而美国的影响力则不断下降,双方力量的消长使这个地区的力量失去了平衡,美国的主导地位削弱了,受到了威胁。现在美国似乎突然回过神来,感觉大事不好。虽然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但是奥巴马政府还是要这样高调地宣布“我们回来了”,并要在这里重建美国的“领导地位”。
在去年7月下旬河内的东盟地区论坛上,希拉里·克林顿突然发难,提出了南海问题,摆出了在东盟国家和中国之间拉一派打一派的架势。但笔者并不认为,在中国对东盟国家发展了这么多年的友好关系之后,凭着希拉里·克林顿这么一忽悠,东盟国家会一头扎到美国怀里来反对中国。东南亚国家毕竟与中国山水相连,毗邻而居,双方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和共同利益,中国也已经成为本地区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一些国家明确表示,东盟国家与中国的领土争议应该严格地由双方来解决,不涉及第三方。在去年9月23日的美国-东盟峰会上它们也反对提起中国。
再从美国方面来说,美国去年虽然来势汹汹,但奥巴马政府受到国内经济复苏乏力、以及阿富汗战争骑虎难下等种种因素的牵制,在与东盟关系上可以投入的资源也是很有限的,可以说后劲不足。所以,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其实也只是相互利用:美国利用它们来牵制和平衡中国,这些国家利用美国来平衡中国,多谋求一些安全和经济方面的利益。
我们对周边国家的工作已经有了牢固的基础,今后工作的前景也是很好的。就拿印度来说吧,印度是中国陆路接壤的十四个国家中唯一与中国还没有解决边界问题的国家。印度是新兴大国,作为民主体,倍受国际社会的追捧。但从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辛格总理一再表示,“印度和中国是竞争关系吗?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们两国合作的机会极多”。此次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两国总理的最大共识是,亚洲和世界有足够的空间,容得下两国共同实现增长和抱负。现在中国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总理又设定了进一步发展贸易的目标。两国是可以在寻求共同发展中取长补短的。
处理好宣示主权与发展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实行睦邻政策中必须加以注意的。不能因为要睦邻,在该宣示主权时退缩;但也不能因为要宣示主权,就对睦邻政策产生怀疑,或者把这个政策丢掉了。实际上国家之间存在分歧是很自然的,但这并不是说,双方的关系就不能发展。我们与周边的这些领土争端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现在解决问题的条件也还不具备,时机还不成熟,我们仍然只能把它们暂时搁置起来。如果把消除分歧作为发展关系的前提,那关系就永远发展不起来,受到损害的双方的共同利益。
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精神非常明确,非常重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行睦邻政策,继续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1-01/05/content_1179550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是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陶文钊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