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30日报道:“幸福是什么?当一个小孩摔倒的时候,他的妈妈会过去把他扶起,并帮他拍去身上的尘土。对于我来说,那就是幸福的含义。”63岁来自洛阳的黎远康感慨道。
在过去的55年中,母爱一直是这位老人所追寻和梦想的事。自1955年一别之后,黎远康终于在2010年与母亲在俄罗斯又再次团聚了。这次团聚十分珍贵,寻亲过程也充满了巧合。这是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的《悠悠岁月》栏目组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的一个合作《跨国寻亲》节目促成的。
故事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黎远康的父亲黎怀钰在乌鲁木齐机场工作,在一次生病的时候遇上了当时在喀什一家苏联医院当护士的瓦伦金娜。两个年轻人跨越了文化障碍迅速相爱,在中国组建起了自己的家庭。
瓦伦金娜回忆说:“我当时是被他爸爸偷走的。当然,不是把我装麻袋里带走,而是被他悄悄地带到了另一个城市,当时并没有跟我父母说。”
婚后,他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养育了大女儿黎怀礼和小儿子黎远康。然而,跟其他一些普通家庭一样,因为性格原因,黎远康的父母开始有了争吵,家庭氛围逐渐紧张。
1954年,当瓦伦金娜听说如果她回老家就能分到地的时候,她决定申请回苏联。她带着两个孩子,悄悄地离开了他们的父亲,踏上了回苏联的旅途。
黎远康回忆道:“我们一开始坐的是一辆客车,后来换了一辆闷罐火车。我一开始还因为没见到父亲而吵闹。后来妈妈给了我一块老的手表和小马车模型,我才安静下来。”但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两个小东西竟成为了今后55年中他对母亲的唯一回忆。
在从满洲里开往苏联的列车发车前五分钟,黎远康的父亲赶到了车站,并拦下了他们,坚持留下黎远康这个家中唯一的男孩。
“爸爸紧紧的抓住我,我转过头去对妈妈和姐姐说,我就跟爸爸回去待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之后我就去找你们。”
谁也没有想到,那一个星期,变成了苦苦等待的55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国际关系急剧震荡,中国和苏联间的民间沟通受到了严重阻碍,黎远康从那时起,失去了妈妈和姐姐的一切消息。
而且,他的父亲也从不愿开口向他讲述他母亲的事情。“父亲在母亲离开之后组建了新的家庭,他不愿回忆这段经历。”
但是不管任何艰难险阻,也挡不住黎远康追寻母爱的决心。
“当我长大后,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妈妈和姐姐,” 黎说。“我去过侨办,沈阳市公安局,红十字会,大使馆等相关机构,可是因为条件限制,都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只能说当时条件还不成熟。”
“我其实就想知道我的妈妈和姐姐过的好不好。我在家里面放了一把空椅子,我一直梦想能有一天发生奇迹,妈妈和姐姐能出现,哪怕只是和我吃一顿饭,或者聊聊天。”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生命中充满了各种未知和巧合。
“去年,我托付我的一个要去俄罗斯的高中老师把我的寻亲材料送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找到妈妈和姐姐。”
《等着我》栏目组刚好和中国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的《悠悠岁月》栏目有合作,进行跨国寻亲节目。于是,黎远康的寻亲材料被转送至了中方栏目组。
栏目组工作人员在筛选寻亲材料时,突然发现其中有两套材料寻亲内容非常匹配,应该就是一对互相在寻找的亲人。最初,他们发现黎先生记忆中母亲的名字是瓦丽亚,同瓦莲金娜·尼古拉耶夫娜女士的名字相吻合。其次,黎远康的母亲和姐姐是从满洲里出境离开中国,而瓦莲金娜和女儿也是从满洲里回到了苏联。
可是,也有一些信息不一致的地方,黎远康先生寻找的区域在俄、白、乌三国,而瓦莲金娜·尼古拉耶夫娜女士居住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瓦莲金娜·尼古拉耶夫娜女士信中提到两个城市——一个是她和两个孩子曾经居住的城市沈阳,另一个是他丈夫的老家四川成都。
为了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俄语频道摄制组专程奔赴河南洛阳,证实了黎远康的祖籍确实是四川成都而且他至今仍保留着一张他和母亲、姐姐三人的合影。
两天之后,俄罗斯的电视同行也给《悠悠岁月》剧组发来了他们的调查结果:瓦莲金娜·尼古拉耶夫娜的丈夫叫黎怀钰,儿子叫黎远康,而且她保留着一张离开中国之前的单人照。经过两张照片的对比,主人公基本吻合。因此可以确定,失散50多年的母子终于找到了。
在《等着我》的录制现场,黎远康不由自主地向老母亲跪下,紧紧抱住她,不断哭泣着:“对不起妈妈,对不起妈妈,我没有尽孝啊,您现在一切都还好么?”而她的妈妈,没有责怪,没有抱怨,紧紧地抱住了这个失散55年的63岁的孩子。现在她终于可以跟她的孩子,吃一顿团圆饭,拍一张全家福了。
黎远康与母亲的重逢只是这次中俄媒体人合作中的一个案例。《悠悠岁月》总导演丁勇介绍说,通过这个合作寻亲栏目,有六百多对失散的亲人,朋友,战友,笔友都在长时期分别后重新取得了联系。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12/30/content_1177425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李连星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