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23日评论文章:近年来,国际上各种所谓的中国外交“过度自信论”、“强硬论”、“傲慢论”不绝于耳。凡是中国与有关各方在外交上有不同认识和声音的举动,不分青红皂白,一概都被冠以“咄咄逼人”、“傲慢自负”等负面性色彩极强的帽子。似乎一夜之间,中国外交的方方面面都被某些人描绘得一团漆黑,大有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的架势。特别是2010年,围绕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中国与周边某些国家的领土纠纷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有关美国重返亚洲、并与亚太有关国家抗衡中国崛起或战略围堵中国的声音和举动更是值得关注。
国际上的这些杂音和动向,对当前正致力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谋求同世界各国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中国来说,似有“黑云压城”之感。但是,正如许多人所看到的那样,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艰难曲折的探索,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确实找到了建设国家、捍卫自身正当国家利益的巨大信心。这种信心当然不是有人所说的那种傲慢或强硬,而是一个正在走向成熟并日益融入国际体系的一个大国的正常反应。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立场更加坚定;在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海外公民和企业正当权益方面,措施更加全面。就此而言,中国不会因为外界的猜疑和曲解而根本动摇自己慎重选择的和平发展的理念追求。
理解当前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追求,只有切实抛弃过时的冷战思维和狭隘的意识形态偏见,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到当前中国外交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一面,否则就像某些分析者那样,对中国外交行为方式的判断明显失真,甚至会滑向一个极端有害的方向,进而严重影响国家间关系的良性互动。
当前中国外交之所以被人误读或曲解,在许多中国学者看来,主要是由于中国作为一个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比较独特、并且正在走向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这一客观现实让一些人感到很不适应,或者说不愿接受。而且这种不适应感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加突出:由于中国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通过迅速有效的应对,率先走向经济复苏,因此就更有西方分析者认为中国恰恰凭借这次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显示出的强大经济实力,在外交上表现咄咄逼人,全方位展示其“肌肉”。笔者认为这完全是对中国外交的曲解。众所周知,中国的实力增长并非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一蹴而就的,中国当前的基本外交理念和追求也不是最近一两年才形成的。把所谓中国的外交强硬与中国趁全球金融危机之机展示实力联系起来,显然是过于简单化的臆测。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外交追求和平、发展、合作的信念更加突出,中国外交的合作性姿态更加鲜明,这表现在多个层面。
首先,中国重视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无论中美关系、还是中欧关系,尽管不时出现波折,中国都强调从长远和战略眼光出发,积极采取措施,增进相互信任,减少猜疑;第二,就周边外交而言,中国重视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近年来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领土问题上的分歧一度凸显,但应指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中方一再强调愿意与有关国家通过对话和友好协商解决纠纷。中方反对外部势力插手进而使问题复杂化的任何图谋;第三,中国更加重视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在深化传统友谊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合作渠道,维护共同利益。中国很清楚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身份定位并没有根本改变。第四,面对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治理挑战,中国更加重视开展多边外交,推动有效的多边国际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中国支持加强联合国作用的各项努力,并在20国集团、亚欧会议等多边框架内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第五,中国还通过加强公共外交力度,推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人文交流和密切合作。中国外交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以国际社会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中国的正当而合理的诉求。公共外交也许是个值得思考的重要环节。这方面中国经验不足,更面临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差异构成的沟通障碍,但中国通过公共外交向世界释放的善意和合作倾向有目共睹。
值得指出,中国决策层对当前世界形势的判断既有乐观的期盼,也有务实的认知。这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有明确体现。《建议》表示,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建议》也承认,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有理由相信,就中国今后的外交走向而言,中国决策层基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国内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战略考虑,将更加重视和平、发展、合作的基本理念及其含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会动摇。这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的利益所在。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11/23/content_1159272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房乐宪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