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2日见报:不孕不育症正困扰着中国4000万的育龄人口,越来越多的夫妇求助于试管婴儿技术生育下一代,需求不断增加。
自1988年我国成功孕育出第一个试管婴儿以来,卫生部门已批准了2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但由于需求大又复杂,一些无证无照机构也在地下大量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展一些国内仍然禁止的业务,如代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试管婴儿技术的医院,也孕育出了中国第一位试管婴儿郑萌珠,这位22岁的女孩今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北医三院工作,但是院方拒绝了中国日报对她的采访。
该院生殖健康中心主任乔杰介绍,2008年该院开展了3500例试管婴儿手术,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000例,今年预计将有7000对夫妇接受试管婴儿手术。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滕晓明也介绍,该中心收治的病患者的人数也以每年百分之五十的速度不断增长。
家在河北唐山的李蕾夫妇结婚两年,尝试了各种治疗,还没有如愿得子。几个月前,23岁的李蕾听说有个邻居通过试管婴儿手术生了个女儿,终于看到一线希望。在北医三院的候诊室,李蕾正等着做检查。她表情尴尬的告诉中国日报记者,问题出在她丈夫身上。
“如果可能我想要一对双胞胎,最好是龙凤胎。”只有这时候,她年轻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意。
乔杰估计,约有百分之十的不孕不育人口适合进行试管婴儿手术,一次治疗的费用可达五万,甚至更多。
山东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研究生武健对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带来的相关刑事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未获卫生部门批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大量存在,但具体数字无法统计。
他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试管婴儿技术已比较成熟,对设备的要求也不高,很多医院都有开展手术的能力。同时,手术的费用很高,一次手术都在2万元以上。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法制观念的淡漠,很多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甚至未取得医疗机构资质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都竞相开展此项技术。
专家们认为代孕需求的增加催生了大量的无资质医疗机构。因为代孕在国内禁止,一些提供代孕服务的中介只能通过非法机构来开展手术。
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杨芳多年从事这生命法的研究,她认为只要看看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代孕广告就能知道非法开展试管婴儿手术的机构有多少。
中华代孕网(http://www.daiyunmm.cn/)在它的网站上承诺“38万包成功”。网站的一个客服代表告诉中国日报记者,公司可以安排在北京最好的医院进行代孕和试管婴儿手术,但是拒绝透露医院的名字。
杨芳说,目前卫生部只能监管经它审批的医疗机构,对于非法机构还无有效打击措施。因为很多的非法机构是以公司注册的,卫生部门无权管理。
而这些非法机构的存在也使一些不符合条件却想要生二胎的夫妇看到了希望。
有一位来自辽宁的网名叫“知足”的39岁妇女在网络聊天室里透露,她已有一个17岁的儿子,但近年来想要再生一个孩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为此,她正在北京一家私立的有证机构咨询试管婴儿手术。“我买了一张假证(准生证)。等孩子生出来以后,再买个户口就行了。我们不差钱。”
目前医疗机构需要病人在进行试管婴儿手术时出示身份证,结婚证以及准生证或者未育证明,但确实也没有有效的系统来核实这些证件的真伪。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滕晓明主任表示,他们如果对病人的证件有怀疑,会打电话到当地办理准生证或者未育证明的计划生育部门进行核查,但是如果证件伪造的很像,那就难说了。
“知足”说,像她那样想要生二胎的人很多。“现在大家都富裕了,都觉得多个孩子更好。”她经常在QQ网络聊天室里碰到和她同样情况的人,他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包括:怎么生二胎,怎么生儿子,怎么能生双胞胎。
但藤主任表示,目前只有最新的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能对胎儿进行性别的筛查,而能够开展此项技术的机构在全国也不过十多家。所以要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男孩并不太可能。
近年来,医疗和工商部门会定期开展打击非法医疗机构的行动。但专家们纷纷表示,非法试管婴儿医疗机构仍大量存在,原因还在于在法律上缺乏打击的依据。
自从90年代试管婴儿技术大量开展以来,卫生部于2001年出台了两部条例规范试管婴儿机构的管理以及开展手术时的伦理原则。次年,对此项手术开展了准入机制。
想要开展此类手术的机构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检查,并且卫生部对资质的数量也严格控制。但东南大学的孙慕义教授认为目前的管理还存在漏洞。
业内人士纷纷呼吁,应该放开数量的控制,允许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只有把他们纳入系统了,才能便于管理。
但孙教授认为要放开还是要慎之又慎。“因为这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生命品质,影响我们的未来。”
因为稍有纰漏,试管婴儿的缺陷率就可能增加。另外人工制造的双胞胎,龙凤胎,三胞胎,或者性别选择将会影响下一代的人口构成。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11/02/content_11487816.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曹莉 段妍 王岩 编辑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