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7日评论版头条: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仍将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可能也是过去经济社会转型中长期累积的各类深层次矛盾的集中爆发期。中国能否抓住和利用好这样一个机遇期,妥善应对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这一时期成功地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方式转变包含诸多层面的内容。从目标上看,我们所期望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全面地提高人民实际所能享有的福祉,不仅使人民拥有体面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够过上健康而长寿的生活,富有知识和素养,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活得更具有尊严感和安全感,享有清洁的空气、水和宜人的环境。从手段上看,这要求我们更注重从经济发展到福祉提高的转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调节收入分配结构,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更加强调代内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的公平发展权。
从新近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所传递的信号来看,“深化改革”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当前中国已处于改革的深水区,与过去三十年的改革环境和条件不可同日而语。过去所采取的先易后难的渐进式增量改革能够获得成功,正是可以通过使一部分人得益而没有人受损的“帕累托改进”,取得了对改革的共识和拥护。但是现在这样的“帕累托”空间显然越来越小,任何单兵突进的改革都会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对既得利益的深层次调整,使得单项的改革变得非常艰难和复杂。而对于中国这样的转型中大国,整体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显然又缺乏操作可行性。
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同时具有经济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内涵,在当前的背景下,有可能成为“十二五”时期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切入口。财政制度和政策本身就是政府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公共财政以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作为财政分配的基本目标,政府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等方面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也是以财政为基础。不仅如此,公共财政以现代意义的具有公开性、透明度、完整性、事前确定、严格执行的预算作为基本管理制度,财政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透明化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
自从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以来,我国在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包括实行部门预算改革,推行“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推行财政绩效评价制度和绩效预算制度试点等,这些为“十二五”时期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推动财政层级的“扁平化”。在各地“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财政管理的层级从现在的五级减少到三级。
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力,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地方政府的事权与与财力不匹配是造成当前“土地财政”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十二五”时期可逐步将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核心的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上移,同时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基础。
在降低总体宏观税负的前提下,推行财政收入改革。推行营业税与增值税合并改革试点,适度降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税负。按税源地与税收收入归属地一致的原则对现行税制进行调整。适时开征物业税,使之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之一。此外,适时推出环境与资源相关的税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重点是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土地出让金的管理。继续研究和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试点,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的显性化,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
在财政支出方面,以扩大内需作为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重心,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重点加大对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投入,使我国在未来3-5年里基本形成一个涵盖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加强人力资本投资,重点加大对职业教育、下岗工人就业培训、灵活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农村青壮年的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加强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支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科技研发和新经济支柱产业培育的投资,打造未来二、三十年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技术的投入和新商业模式的培育,推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在预算管理体制方面,在“十二五”时期应着力改变政策与预算“两张皮”的局面,减少“预算分割化”,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建立健全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在内的预算体系,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继续推行全口径政府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扩大部门预算编制的范围,落实部门的主导权和责任。进一步完善政府财政绩效管理,加强对参与式预算和弱势人群预算的试点与推广工作。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10/27/content_11462548.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俞建拖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