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3日评论版头条: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7月份的CPI同比上涨3.3%,增幅比6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而其上涨基本为食品类价格同比增幅从6月的5.7%提高到6.8%所致。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快又主要是权重最大的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过快所致,再加上基数效应。这就是成了7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多数人看来,只要自然灾害对经济影响减弱,天气恢复正常,下半年的CPI上涨不用过度担心。但实际上,从居民对物价水平的感受来看,国内物价快速上涨已经成了十分普遍的事情,国家统计的CPI与居民对物价水平变化的感受相差较远。
现在问题上,CPI为何与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差别较大?是国家统计的原因还是居民对物价感受的个体性。国内未来物价水平会走向哪里?或CPI是向上还是向下?CPI作为宏观经济判断最为主要指标,如果不对此有清楚的认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及个人,要想真正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不容易的。
对于当前CPI,有研究表明,国内以食品为主导的CPI体系有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失真,也就是该CPI体系无法真正反映国内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质疑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CPI统计体系改进十分缓慢。要想达到基本目标还看不到尽头在哪里?因此,当前CPI与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差异性的问题,并不在于居民对价格感受的个体性问题,而是CPI统计体系的可能失真问题。可以说,如果不对国内当前CPI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这个体系是1993年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用一个计划经济下的统计指标体系如何能够反映发展的市场经济现实),国内CPI体系的失真性要得到改善并非容易。而用一个可能失真的CPI作为政府对宏观决策主要参考数据,也就可看到中国宏观经济决策的风险有多高。
可以说,不管承认不承认,价格上涨基本上是与货币过度发行有关的。当过量的货币追求一定的商品时,其价格上涨是必然。但是,有人会问,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2008年以来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发行货币但是其国内价格为何不会快速上涨反之经济面临通缩的风险?这不是货币过度发行与价格上涨没有多少关系吗?为何中国的货币发行过度其价格就会上涨呢?
我们应该注意,日美的货币过度发行其价格水平之所以没有快速上涨,就在于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日美大量发行的货币并非仅停留在国内市场,而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流向全世界回报率更高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90年代以日元为主导的利差交易,还是2008年以来以美元为主导的利差交易,都是让日美发行的大量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快速流动,而又让全球大量的价廉物美的消费品进入日美国内消费品市场。这就是日本物价水平一直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所在。
但是,中国情况则与日美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一是中国的金融体系开放度较低,如果中国信贷过度增长,它是无法流向国际金融市场的。二是尽管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低,但仅是整个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尤其是中国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低,它是无法在整个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获得最便宜的资源与产品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信贷过度增长对国内商品价格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可以说,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采取比美国更为力度更大的救市的政策。在这种救市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信贷增长过度到无可复加的程度。2009年的信贷增长高于前三年的总和。尽管2010年的信贷增长有所收缩,但是仍然是处于一个高位增长区间,即其新增贷款仍然是2007年的两倍以上。当大量的信贷从银行体系流出,推动国内商品的价格快速上涨是必然。这种推动先是表现为2009年国内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无论是股市还是房市都是如此。然后逐渐传导到消费的价格上去。
当政府对疯狂炒作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大量的流动性开始流向不同的商品领域,疯狂地炒高各种商品价格(如大蒜等),同时,租房价格也开始大幅上涨。由于前期资产价格(如房价)和一些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必然传导到劳动力工资要求上升,各种物价上涨压力加剧。再加上今年国内外自然灾害增多,不仅直接加剧了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也会推动下半年一些农产品价格进一步高位运行。
也就是说,国内信贷的过度增长,必然推动国内的价格水平全面上涨。先是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然后开始进入不同的商品领域及消费品。特别是政府要挤出房地产泡沫时,国内大量的流动性进入不同的商品领域推动消费品的价格全面上涨也是必然。只不过,由于国内CPI统计体系的缺陷,这种消费品的价格全面上涨无法反映在CPI指标上。国内绝大多数民众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是无可质疑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来改进这种可能失真的CPI体系,政府部门如何不要把这种可能失真的CPI作为唯一考量价格的依据。
同时也表明,在中国,只要信贷增长过快、流动性泛滥,当资产价格泡沫挤出时,泛滥的流动性就可能进入各种商品市场,并由此推高各种商品的价格。因此,下半年真实物价水平上升是一种趋势,政府及企业对此要密切关注。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thinktank/2010-09/03/content_11250643.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易宪容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