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1日报道:怀有作家梦的人们也许不再需要绞尽脑汁争夺有限的版面和编辑的垂青了。因为文学网站的兴起,他们看起来只需要获得更多的点击。
然而,作品的文学价值之争、海量写作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猖獗的盗版,都使得这份工作并不如想象般轻松。
28岁的王琛正攻读她的法学博士学位,但她也是20多部小说的作者。她经常在文学网站www.17k.com发表作品。每名读者需要为每千字支付3分钱左右的费用。网站和作者可以协商分成。
大部分文学网站都采取这种商业模式。 对于更新快和产量高的作者,网站还有不同程度的奖励。
在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是一个蓬勃的产业。
据《时代周刊》报道,掌握中国网络文学90%市场份额的盛大文学年收入达1亿元人民币。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总数已达4亿,其中,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占网民总数的40%多。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继网络音乐、视频和游戏之后最受欢迎的网络娱乐。 同时,手机阅读和电子书的普及也为网络文学提供了新的拓展渠道。
王琛开始网络写作纯属个人兴趣。她现在也还是只在读书的空余时间写作。她擅长的题材是奇幻和宫廷故事,这两类题材现在很受欢迎。
王小泉是17K的资深编辑,她在总结网络文学的流行题材时说,男性读者偏好玄幻、热血类故事,要遇到很多美女,奥自己变得越来越强;而女性喜欢穿越、都市、灰姑娘的故事;年纪稍大一点的则爱看历史题材。
中国最大的网络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的资深主编碧落黄泉认为,无论对哪一类读者,能够走红的作品,首先就要有一定的创新之处。文化产品跟其他产品一样,也是贵在创新。大家已经看腻的东西,除非找到的新的角度,不然很快就会被淘汰。
其次,需要一些有趣的悬念来吸引读者继续跟读下去。
同时在创作的节奏把握上,还需要作者有极强的控制力。毕竟一个长篇作品,动辄就是上百万字。如果剧情上做不到张弛有度,那么读者也会很快陷入阅读疲劳当中。
起点和17K都没有硬性规定作者每天的写作量,但是由于报酬和字数直接挂钩,很多作者仍然投入大量时间更新作品。
碧落黄泉认为:“不可否认,更新数量比较多的作者,容易受到读者的追捧。所以准确地说,作者更新数量的压力,大多是来自用户层面,也就是市场的需求。”
相比王琛,有些写手则走得更远,他们是全职的网络作家。
29岁的府天曾是一名英文翻译。2005年,从小爱看历史书的她开始在起点发表历史小说。很快编辑就找到她,希望她成为签约写手。
到了2006年,她靠网络写作已经可以月入7000元左右。她从原来的公司辞职,改为在家写作,有时也接一些翻译做。
目前她一天大概要写6000字。在网络写手中,这是一个比较中等的产量。通常她会在8个小时内完成写作,其余的时间用来查阅历史资料。由于有一票忠实粉丝,她现在月收入已经过万。
府天毫不讳言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她说:“可以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很多公司加班都不一定有加班费,可是在网上写作,点击率是实实在在地和收入挂钩的。”
府天已经出版了16本实体书了。这在网络写手中不算什么新鲜事。有些人的作品还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何炜是四川文艺出版社的文学图书编辑室主任,她去年经手的书籍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网络文学,主要都是校园题材和爱情故事。
有些网络写手的书甚至引领了出版界的潮流,比如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就引爆了盗墓和历史题材,有无数的跟风者。
即便如此,在传统文学界,对于网络文学的价值,仍存在争议。《暗算》系列的作者麦家就曾说过:“99.9%的网络文学都是垃圾。”
对此,资深专栏作家、编辑韩浩月不能认同。
他认为:“网络文学语言直白、幽默、充满想象力。它也许不够深刻,但是贴近生活,充满了生活的细节。”
碧落黄泉则表示,作者是供应商,读者是消费者,市场将会选择优质的作品。
他说:“作者的一切商业化创作活动,终将会经过市场检验。由消费者用货币投票来决定优胜劣汰。所以在产量与质量的平衡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起到最为关键的调节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网络作品是连载的,读者有充分的选择权,如果作品质量下滑严重,读者会选择拒绝为后续内容付费,这正是网络作品质量保持的关键。”
来自浙江的写手JAS认为网络写作是提高写作水平最好的方法之一。
她说:“读者的反馈非常及时,量也非常大。他们的鼓励是我一直写下去的动力,而当你持续地写,进步会非常快。”
传统文学界也有一些乐观的声音传来。
在今年4月举行的中国作协会议上,作协主席铁凝说:“网络文学的兴盛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给了每一个想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或证明自己的人一个非常便捷、也更平等的平台,这是好事。”
铁凝表示,自己曾当过两三次网络文学大赛评委,在读参赛的网络文学作品时,感受非常多,这些作品文字里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还有与作者内心贴得那么近的鲜活的语言,恰恰是传统作家缺少的,应改进的。
而从今年开始,网络文学奖也可以参与鲁迅文学奖的评奖。
相比作品文学价值的争议,JAS和她的同伴们最头痛的其实是盗版问题。
很多网络小说出现后30分钟内就会被盗链或者复制到免费网站上。有些著名写手一推出新作,立刻就有专门的写手在其基础上撰写前传或续集以吸引眼球。更有甚者,有些作者发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品已经被盗版书商“出版”了,这些装帧粗糙的书在路边的书摊上以低价出售。
JAS的遭遇则更曲折。她的一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但导演在合同规定期限2年后才付清费用,并且影片在海外参展时,并没有如合同规定在片名字幕注上JAS的名字。
她说:“许多时候写手们也就让事情过去了,因为盗版太多,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一一去追究。”
有些网站会帮助签约写手维权,但是面对大量的盗版网站和作品,他们的精力经常也只能放在重要的写手和作品上。
韩浩月认为,传统文学界面临同样问题,但是因为操作相对简便,网络文学界的盗版现象非常严重。
府天觉得,看到自己的书被摆在地摊上卖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她期待着相关法规的完善。
“能通过正规途径出书我们会很自豪。毕竟,在书架上有一本自己的书,感觉很好。”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life/2010-09/01/content_11237180.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刘玮 编辑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