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26日评论版头条:21世纪初期,中国电影年产量不足百部,而且大多是由政府直接间接投资;电影市场一片萧条,全国电影年票房区区5、6亿,除了依赖进口影片支撑影院以外,全年只有冯小刚的贺岁片成为唯一被观众普遍认可的国产片;电影文化也陷入历史低谷,电视明星、电视剧、电视现象成为流行热点。这种濒临绝境的局面,直到2004年中国电影开始走上全方位深化改革的道路。行业准入门槛基本消除,电影产品审查准入的尺度也更加宽松地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全产业链向行业外的社会企业、社会资金开放,电影制作、影院建设甚至向港台、向外资开放,中国电影行业成为所有文化行业中开放尺度最大、改革方向最明确的领域,电影业也因此获得了蓬勃生机,从2004年开始,中国电影产量、电影票房都高速增长,中国电影被人们称为进入了黄金机遇期——电影社会影响日益广泛,各种行业内外的资金纷纷投资、赞助、资助拍摄不同成本、不同模式的电影,使中国电影产量保持了10年增长。电影,不仅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跑者,而且也引起了全世界电影业的关注。
即便2009年以来,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失业危机、就业危机等等,也都没有能挡住中国电影一路狂奔的脚步。在全球经济寒冬的普遍预期中,中国电影延续着前一年的虎虎生气,风生水起,借助七年来电影产业改革的加速度,中国电影以超出人们想象的方式逆势“大牛”。2009年全国GDP一直努力增长“保八”,但电影市场票房同比增幅却高达42.96%,而近年来全球电影市场平均增长幅度在8%左右,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票房市场之一。2009年面对《变形金刚2》、《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12》等众多强势进口片的冲击,国产电影不仅保持了56.6%的市场份额,而且全年累计有12部国产影片突破亿元票房,《建国大业》则成为首部票房超过4亿的国产影片,超过2亿的国产影片也首次达到了5部之多。在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三大导演以外,新诞生了2个半票房突破亿元的内地青年导演——《疯狂的赛车》导演宁浩,《南京南京》导演陆川以及《风声》联合导演高群书。中国电影产品过去那种依靠1到2部影片支撑的金字塔结构正在转变为一个更稳定的梯形结构。以主流大片为支柱、类型片为基础、中小成本影片为补充的影片生产格局正在逐渐成形。中国电影产业从“黄金机遇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中国电影能够从几年前的奄奄一息到如今的如火如荼,却让人觉得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中国是世界上免费电视频道最多、电视剧播出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上盗版渠道和盗版内容最防不胜防的国家,在这些更方便更廉价更丰富的替代内容的激烈竞争中,还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惜重金、不惜时间、不惜越来越大的交通成本去电影院,让中国电影票房连续7年来年平均以30%以上的幅度高速增长,确实是一个奇迹。
当然,在充分肯定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底子薄,生存环境面临电视剧、盗版影像和好莱坞的竞争,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的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还面临五大制约瓶颈:
一是电影市场影院发展不足,影响电影的扩容。近两年影院的发展滞后于观众的需求,房地产价格的高涨导致影院建设受到很大制约。各地城市规划有必要为文化设施留出一定空间,否则影院建设在现代房地产价格之上很难发展。
二是电影企业主体不强。国内真正有品牌影响力的电影企业太少,大量行业外资金进入这个行业以后无序生产、无序发行,导致电影专业化水平低,投放准确度弱。金融资本并非不愿意投资电影,而是缺少能够安全投放的企业。有关政府部门也应尽快就电影行业的投资、制片、发行等出台管理规定,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仍然不强。尽管《英雄》以及一些港产影片一度的国际市场上表现抢眼,但是近年来,中国影片国际获奖的势头有所衰减,在国际有影响力的主流影片不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几年中国影片过度商业化,影响到了影片制作的精致性和创作的完整性,整体电影的创作和制作水平并没有提升。政府可以在影片合拍政策上做一些适当调整,允许外资进入电影行业,采取借船出海、借力发力的方式,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是电影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方式都缺乏体系。应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一个从学生选拔,教育培养,到行业培训、进入制作创作环节的全方位人才培育体系,提高中国电影的专业化水平。
五是在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确立中国主流电影美学的价值体系。电影产业化初期都会面临寻找自己文化价值表达的问题。商业元素唤起民众观影的欲望只是第一步,最终要用电影的价值观和影响力征服观众。中国电影如果能够在这点上有所突破,为中国民众甚至为全球创造中国文化价值的影像表达,或许是中国电影对文化产业的贡献,也是对社会文化建构的贡献。
近些年,中国电影在市场化过程中,往往不得不用尽浑身解数,在商业元素的配置、商业炒作上出重拳、下重药。任何破釜沉舟的行为,肯定都会有偏激性,或者我们常常说的矫枉过正,难免有时会出现叫座不叫好、养眼不养心、雅俗不共赏,甚至虚报票房、操纵舆论等负面现象,导致电影有商业无品质。这种浮躁,是难以避免的转型期阵痛,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电影是一种以艺术性为基础的文化娱乐产品。离开艺术性,电影就变成了娱乐杂耍,变成缺乏智慧和工艺含量的简单游戏。如何使电影娱乐具备艺术含量和艺术品质,是衡量中国电影市场化、商业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电影只有在观众的成长中才能成长。市场化以后,观众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就是上帝。观众决定着中国电影的商业品质。在观众的批评声中,《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这样的拼盘式商业大片已经很难再出现,而跟风一片的山寨喜剧也肯定会在观众的冷眼中自我救赎。无论是《集结号》、《梅兰芳》或是《建国大业》、《风声》、《十月围城》,都表明中国电影在观众的批评中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形神兼备。当然,与世界最优秀的电影文化和电影产品相比,中国电影的发展仍然山高水长,路遥途远。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开放、改革、壮大,中国正开始——仅仅是开始——从电影生产大国走向电影产业强国。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0-08/26/content_1120464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作者 尹鸿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