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月30日报道:每年在江西省南昌市东郊的青山湖,江西省军区的陈夏勇和他的战友们都会花上20多天,学习如何驾驶冲锋舟艇,为可能发生的紧急任务做准备。6月21日下午,抚河下游的唱凯堤溃决,洪水淹及4个乡镇的41个乡村里的十万村民。决堤三个小时之内,特务部队的战士们赶到离决堤口最近的唱凯镇,迅速开始转移灾民。
23岁的陈夏勇在江西省军区特务部队服役了5年。今年是他和战友们第一次接到如此重大的紧急的抗洪任务。这个业务熟练老兵才发现,围困了10万居民的抚河洪水湖与以前风平浪静的演练简直是天壤之别。
“30公里的水路,平时开艇一个小时多也就到了。抢险的时候情况复杂,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都是有可能的。” 陈夏勇和他的队友王吉开着冲锋艇行驶在被洪水淹没的唱凯镇里,他们时不时需要停下来,把引擎抬出水面,扯掉缠在引擎上的秧苗。更通常的情况是,为了避免引擎撞到被水淹没的水泥地基,战士们会跳下水去,把船推到离岸最近的地方,保证转移的老乡在上船和下船的时候不会被洪水弄湿。
“我们许多的战士都因为泡在水里时间久,沙石进了鞋子把脚都划破了。”特务部队的张进营长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因为连日来站在岸边负责协调冲锋艇的调度,他已经喊破了嗓子。“另外常见的就是烂裆和皮肤病。也是因为在水里泡久了。”张营长说。
战士陈夏勇印象最深的就是救出过一位手臂骨折的老奶奶。“当时水已经快淹没门口,人都出不去了。她家人用布结成的绳子把她从二楼吊下来,我们站在很高的梯子上把她接着。” 而这样惊险的救人经历,对战士们来说,已经因为经历过很多次而变得寻常。陈夏勇已经忘记自己在唱凯镇上来来回回地救出了多少人。“我们主要是先救老人和小孩。” 他说。
陈夏勇是安徽祁门人,听不懂山西老乡的方言。“这里老乡说话声音很大。”有时候他们开着船,老乡站在两旁淹水楼房里喊了些什么,陈夏勇听不懂。“有些着急的老乡看到我们船开走,喊得很大声。可能他们以为我们不救人吧。其实我们都是要听指挥安排,分到不同的地方去的。”
刚救援的时候情况紧急而且混乱,“有两条冲锋艇被当地老乡开走了还没找到,他们着急救人就自己开走了。”张营长说。为了防止救灾混乱,特务部队的冲锋艇被分成几个分队,分派到各个不同的村庄。并且有各村干部负责带路和劝说不肯撤离的灾民。
“最远的村子,一趟来回就是4个小时。”张进营长说。他借了记者的手机,试图从google map里找到他们曾经去过的那个最远村庄的位置。“这个东西好,救人时用起来会很方便。”他指着记者的iphone手机兴奋地说。出于军队安全的考虑,部队使用的手机是不能有卫星定位系统的。战士们更多地是依靠熟悉地形的当地志愿者和一张地图来熟悉灾区的地形。在洪水里跑了几趟,放在口袋里的地图也被水浸湿了。
和许多救援人员一样,陈夏勇也碰到了许多家里淹水却不肯撤离的村民,而因为需要劝说而延长了救援时间。 “他们就是舍不得家。”陈夏勇表示理解。“他们也知道我们还有很多人要救,不是故意要耽误我们时间的。”花一点时间耐心告诉他们就可以了。
当唱凯堤已经被修复,洪水慢慢快要褪去的时候,陈夏勇和20位战友还住在淹水唱凯镇附近的老乡家里。紧张的救援之后,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他们又开始把返回灾区的群众往家里送,也要负责运送巡堤检查的工作人员,训练救灾的民兵。
内敛的陈夏勇没有谈起过自己。而据连队的徐志文连长介绍,在毗邻江西的安徽祁门,陈夏勇的家庭情况也让人担心。去年八月,陈夏勇的父亲陈末林发生严重车祸头部受伤,如今出院之后,生活不能自理。母亲汪贵菊一边种田,一边照顾父亲。懂事的弟弟今年念完高中之后放弃了高考,主动回家照顾父母。连队的战士们因此组织了捐款。而陈夏勇懂事的弟弟也放弃了高考,主动回家照顾父母。“这两个孩子都非常得懂事。” 徐志文连长说。
“我爸爸是做木工的,以前家里收入还不错,一个月有两三千块钱。供弟弟读书是够了。”陈夏勇说。 “父亲做开颅手术就花了20万。”为了治病已经借了很多钱的陈夏勇曾经问过弟弟,“如果他愿意继续念,我借钱也会供他读下去。”而弟弟觉得念大学负担大,而且考上一个大专毕业之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还是决定放弃。
平日在南昌的部队里,陈夏勇喜欢练练字,打打篮球。“我打得不好,更喜欢看。”他说。 如今热火朝天的世界杯,因为都是在深夜,过了战士们休息时间。只能是偶尔看看。已经是班长的他也想学学管理知识,练练与人沟通的口才。“这对以后出去工作有帮助。”今年年底就要退伍的陈夏勇也说,“如果有机会,还想留在部队里。”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0-06/30/content_1003720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段研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