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2日报道:昨天,36岁的张红旗成了北京市吃到个人消费贷款“螃蟹”的第一人。
随着,北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始运营,张红旗在大中电器中央电视塔店完成了北京第一笔个人消费贷款交易。
张红旗现为北京金禄裕龙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业务主管,月薪为3650元。而他这次的消费目标就是一台苹果3GS手机。
“其实我看中这台手机也已经有很久了。说实话5880元并不算很贵,但是将这笔钱一次性付清,就意味着我接下来两个月剩余的可供自由支配的钱就很少了。正好北京银行又推出了这样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我觉得非常新鲜,来尝试一下也挺好的,所以就选择了这样的消费方式。”
张表示,整个消费过程非常简单,从递交申请表格到最后拿到货品只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只需要递交一张公司出示的个人收入证明就可以申请这种个人消费贷款了。十分方便。”
经过计算,张红旗每月只需支付520元就可将新手机带回家了。此笔消费贷款时限为一年,年化利率为11.32%, 年利率总计366元。用张的话来说,“平均到每天,也就多花个一块多钱,非常划算。”
张告诉记者,他非常支持提前消费的方式。“我的车子和房子都买得很早,车贷早已还清,房贷现为每月1000元,10年左右还清。这样就可以不占用自己手头的现金来消费了。”
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文昌在接受中国日报的采访时表示,北京银行此举将进一步推进公司的业务。“因为个人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主要面向于有稳定收入的年轻人、年轻家庭或中低收入户,与信用卡消费的人群有所不同。另外,它在审批过程上要比信用卡要简便得多,因此能与信用卡形成一个错位发展的形式,以此来拓宽北银的业务。同时我相信消费金融公司在北京的前途非常好,因为北京去年零售业的营业额达到了5300亿,所以这个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从宏观上说,个人消费金融公司丰富了现有金融体系,使得广大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目前个人消费金融公司远远还无法与商业银行抗衡。”
“假设北京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有2000亿规模,那么,目前有99%左右的市场是被商业银行占据,剩下的丁点儿空间可能被汽车金融公司取得。个人消费金融公司的进入,每年能取得几个亿的收入,已经算是不错了。商业银行在这个领域的垄断地位是无法比拟的。”赵锡军说道。
消费金融公司在西方国家以及亚洲地区比如日本、台湾等已经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在个人信贷领域,具有与信用卡业务、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三分天下的重要地位,市场份额接近30%。但赵锡军认为,发达国家的现状并不代表中国市场的明天,个人消费金融公司能否成长起来还得看其今后的市场认可程度。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3/02/content_9521989.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
(中国日报记者 施婧、沈静霆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