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国日报》9月2日评论版头条:尽管中国几乎所有级别的政府在近年来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且热情越来越高,但包括一些政府官员,网民和专家的意见都认为还有改善的空间。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认为,光就政府网站超过5万个的庞大数量来看,互联网对于政府提高其行政效率已经不可或缺。
虽然政府网站数量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寻求通过政府网站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和疑虑,这些网站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汪教授认为,以往那种“一控制二管理”的老行政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转变到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出发点上面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无法完全控制互联网,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更积极负责的网上行政来增加群众满意度,确保社会稳定同时也保持经济增长。
从网站数量判断,几乎所有县级以上政府和许多村镇一级的政府都已经建立了官方网站,但这些网站在服务质量上确参差不齐。
汪认为,政府网站的服务质量存在着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地域性不平衡。东部省份的政府通过网上服务已经可以与当地民众实现互惠。在网站上,政府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和及时的信息,而互联网反过来则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形式却不这么乐观。这些地方落后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阻碍了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
这样的区域性不平衡已经给很多人带来不便。
一位从西部去广东佛山打工的厨师就认为在办理诸如身份登记等相关手续方面,佛山当地的政府网站帮助较大。相比而言,如果要在老家办类似的手续则麻烦许多。
除了区域性的不平衡,好多政府网站还被质疑为形象工程。很多民众抱怨一些政府网站上根本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上,相当的政府网站缺乏及时更新,上面的新闻是几个月乃至几年前的了。民众要通过这些网站办象申请经营许可之类的事非常难操作。个别部门像广州物价局和教育局的网站,甚至曾经被黑客盗用,成为黄色网站。
当然也还是有一些政府网站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去年八月,广东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实名开通电子信箱鼓励民众提意见,很快得到民众热烈响应。陈的信箱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来信,有要求调查不合理事情的;有寻求政府帮助的;也有给城市管理提意见的。每封信都会转交具体职能部门处理或由陈亲自回答。
最近,有一位叫潘金的当地人给陈书记写信反映自己在与别人已持续数年财产纠纷中受到当地腐败官员的不公正对待。7天内,调查组即赴当地了解情况。
毫无疑问,正是由于陈的推动,河源的电子政务搞成了一个好榜样。但这样的模式是不是值得我们在全国推广呢?汪教授认为,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提升政府的在线服务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用法律责任来约束官员比用道德义务更有效。
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这枚硬币的一面,但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另一面,那就是信息安全。汪认为,前段时间国内钢铁行业因间谍案所遭受的巨大损失就是个深刻的教训。
汪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我们有很多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信息应该被当成机密,在这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在过去做得并不好。
汪认为,在制定法律法规规范电子政务的时候,相关领导还需要把透明,效率和安全这三个要素同时考虑在内。(中国日报社评论员 何柏霖 编辑 裴培 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