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28日评论版头条:9月1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将在中国国民党第十八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上从现任党主席吴伯雄手中接任党主席。届时,马英九将台湾地区领导人和中国国民党主席集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台湾第一人。马英九此次参与国民党主席竞选,更多的应该是基于岛内政局和改造国民党的考虑,但马英九兼任党主席,不仅是国民党的“家务事”,同时也是国共两党和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必然对两岸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两岸将继续走和平发展之路
马英九此次当选党主席后明确表示要在国民党十八大上将2005年胡锦涛和连战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列入中国国民党政纲,并提出“这是一项重要的历史的承诺,我们不会忘记,一定会执行。”马英九给胡锦涛总书记的回函“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也能看出他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的思想。
应该说,马英九的这一承诺是建立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之上的。近二十年来,虽然两岸关系跌荡起伏,岛内政局风云变幻,但是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一直是岛内的主流民意。自2008年6月,中断九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以来,两岸关系进入到和平发展阶段。迄今为止,海协会与海基会已经经历了三次会谈,签署了九项协议,达成了一项共识,获得了多数台湾人民的赞同。民意调查显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得到了两岸人民的支持。
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国共平台将会继续发挥作用。国共平台的重要性在两党的理念和政策规划是否能产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不只是看国共首脑是否会面。因此,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虽然短期内国共两党首脑不一定会面,但是国共平台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然存在,依然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极为重要的力量。
二、马英九兼任党主席有利于落实两岸和平发展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着达成两岸政策共识的职能。马英九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是台湾方面大陆政策的最高决策者。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有利于实现两岸经贸论坛和两会协商的成果在台湾岛内的落实。
按照台湾的制度,台湾地区领导人虽然拥有行政权,但是他在民意代表机关和地方县市长中的影响远远不及党魁。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可以实现行政部门和民意代表机关更积极的沟通,使得两岸所签署的协议送到“立法院”审查时也不用担心意外变量的发生。
未来随着两岸协商步伐的加快和议题的加深,无论是涉及为两岸协商作准备的自身法律修改或者是两岸所签署的议题(如ECFA)送交民意代表机关审议,都必须有健全的配套。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拥有了在民意代表机关的发言权,对落实两岸和平发展的成果(协议)有着很大的好处。
三、两岸关系要取得实质突破还有更艰巨的路要走
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对两岸关系来讲是有利有弊的。其弊端就在于,他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有竞选连任的压力,他在两岸关系中迈出的步子要比其前任谨慎和艰难的多。在他兼任党主席后,马英九仍要小心翼翼地维持包括美国、绿营在内的各种利益的平衡,以求获得最少限度的批评和最大限度的支持。因此,其“不独、不统、不武”的两岸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
同时,由于绿营对马英九当局的政策采取对抗措施,马英九的两岸政策面临着绿营的种种压力。两岸未来应如何发展,两岸互动架构应如何建立等问题短期内在台湾仍然不可能有共识,也是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两岸关系要取得实质突破的难点所在。
马兼任主席后,将可能展开政党外交,以扩大台湾的对外交往。国民党海外工作会有无扩编将是个值得观察的指标。对美关系也一样,马一定会利用党作为与美国交往的二轨机制。
此外,马英九兼任党魁后,将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作为任内最大的追求目标。他希望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国民党主席,掌握资源好好规划台湾的未来,至少替台湾海峡带来几十年的和平。这就必然涉及到马英九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订两岸和平协定”的竞选主张和上台执政后向媒体表示的“任期内尽量完成与北京签署和平协议”问题。
或可预料,随着民进党大陆政策的辩论和调整,马英九竞选连任成功,那时的马英九主席有可能进一步正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实,破解两岸政治难题,实现两岸的和平繁荣。(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
朱松岭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