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德国之声”网站2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大宗海外投资西方为何不再惊呼。
周二,俄罗斯副总理谢钦与其中国同僚王岐山在北京出席了中国贷款换取俄罗斯石油协议的签字仪式。《南德意志报》指出,中俄双方去年10月即有此意向,但在贷款利率和原油质量等具体问题上未达成一致。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法兰克福汇报》还注意到,西方政界对迄今中国在海外最大的收购行动没有发出惊呼。
除能源外,中国也在扩大自己在原料产地的实力。由于原料价格比去年下降了60%,全球矿业巨头、澳大利亚与英国的力拓公司欠债近400亿美元,面临深渊。现在国营中国铝业公司准备追加大笔投资。
《法兰克福汇报》注意到,西方政界这次没有发出惊呼:中国人带来了近一半的资本。他们能这样做,是因为西方金融窘迫,不再讨论亚洲和石油输出国的国家基金对外扩张的特点。只要看一下欧美各国政府如何以不顾一切地支撑本国经济、一夜之间实行国有化,那些想批评中国的国有经济的人也就张口结舌了。相反,如果中国强大的国家基金公开拒绝收购衰败的西方银行,西方反而感到担忧。
“不懂得这一切的人,还要学习。世界没有中国不行。中国正在利用这一形势。它当然不会面面俱到,中国会精心挑选。疲弱的汽车集团、一败涂地的金融公司,北京当然不会收购。中国人知道,他们过去在国外投资入股经常出错。但毫无疑问,中国需要原料产地,而在平常年代,由于政治上的限制,原料生产企业总是很难买到手。”
“政府批准的并购当然会形成独特的结构。今后,在就矿石和铜的价格进行谈判时,中国人坐在一张桌子的两旁,他们既是卖主,也是买主,这也许正是体现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影响力的最佳图象。”
编辑:段若兰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