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美媒:“土”“豪”流行折射出中国发展现状

2013-10-17 09:40:27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10月15日文章】题:来见见中国的贝弗利山人 

   在新浪微博上,他们被提及超过5600万次。人人想做他们的朋友,但没人喜欢他们。他们似乎无所不在,挥金如土;但他们难觅行踪,回避媒体。他们对奢华的热衷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支柱,他们也因品味差而遭鄙视、嘲笑和抨击。

  他们就是“土豪”——“土”意味着土气或粗野,“豪”意味着显赫、华丽。他们是中国的“贝弗利山人”(美国著名情景喜剧,又译“豪门新人类”,讲述一暴发户家庭迁到富豪名人聚居的贝弗利山庄居住的故事——编者注)。“土豪”拥有暴发户的艺术鉴赏力、新贵的社交礼仪以及新富的花钱习惯。

  “土豪”旧指有钱的地主,即坏透了的乡绅。这个词近来不胫而走,得益于9月初流传的一则笑话。话说一名青年问禅师,“我很富有但不快乐。我该怎么办?”禅师回答:“何谓‘富有’?”青年说,“我在银行有上百万存款,北京市中心有三套房子。不算富有吗?”禅师没说话,向他伸出一只手,青年恍然大悟:“大师,您是让我懂得感恩和回报吗?”“不……土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禅师说。

  这则不算好笑的笑话,触动了中国的中产阶层。中国的中产阶层是一个快速壮大的群体,已有3亿之众。他们在生活方式日益常态化的同时,对炫耀财富的鄙视与日俱增。许多中国人认为自己是“土豪”的反面——有文化、懂时尚,鄙视炫耀性消费。

  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了解“土豪”很重要,迎合“土豪”的口味有利可图,有“土豪”朋友合理划算。跨国公司很清楚这一点。

  “土豪”也有亮眼时刻。9月20日,苹果推出一款金色版智能手机。最初有人不相信苹果居然变得如此俗气,但这款手机在中国相当抢手,并衍生“土豪金”的称呼——甚至上了国有媒体头条。

  9月22日,好莱坞明星云集青岛,参加彭博社所称的中国首富王健林旗下一个电影城的揭幕式。中国网民称之为“土豪盛宴”和“豪莱坞”庆典。名流们与穿着制服的保安们摩肩接踵;上了年纪的当地人表演中国戏曲。看起来,中国的中产阶层很矛盾:新富们不新不旧,不伦不类。

  在激烈的竞争中,10月初,安徽省一不知名女士成为最出名的“土豪”。据报道,她送给女婿一辆价值约400万元人民币的宾利车作为结婚礼物。不管事实真假,在网上,对这名年轻人挖苦嘲笑者有之,羡慕嫉妒者有之。

  嘲笑和嫉妒、土气与华丽,这些元素组合,触及镀金时代中国种种矛盾根源。事实证明,单有财富是空洞的,但它对于任何机会或影响力而言都不可或缺。难怪中国人厌恶“土豪”,但在日益艰难的社会阶梯上,跟“土豪”拉关系(最好是嫁入“土豪”家)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捷径。(作者雷切尔·卢,汪析译)

(来源:环球网 编辑:党超峰)

相关报道


编辑:党超峰 标签: 土豪 奢侈品行业 美媒 禅师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