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美能在朝鲜问题上紧密合作吗?

2013-04-27 14:35:35 来源:新华国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发表题为《中美能在朝鲜问题上紧密合作吗? 》的文章,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近段时间以来,中美两国正在就朝核问题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对话。继国务卿克里4月12日访问北京之后,4月22日中国朝核问题特别代表武大伟访问华盛顿;同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则在北京访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任总长房峰辉进行会谈;4月24日,韩国外长尹炳世访问北京,和中国外长王毅进行会晤。美国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即将访问中国。

  在半岛局势依然危机深重的背景下,中美究竟能够就朝鲜政策沟通与协调到什么程度,代表了未来朝核僵局是否能够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基本希望。中美能否重建2010年因为“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在半岛事务上被拆散了的政治和外交合作,目前只能说希望不小、但难度挺大。

  金正恩把中美重新“逼到”了一起

  金正恩政权自2012年12月13日发射卫星以来一系列疯狂的核战争威胁举动,打破了朝鲜半岛近十年来脆弱的外交平衡,也使得中国的朝鲜政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一个恫吓国际社会、动不动要对华盛顿和首尔进行核打击、要用核武雷电劈死日本的朝鲜,已是中国外交无法承受之重。如果简单地认为朝鲜所针对的是美国等国,不是针对中国,那就大错特错。在朝鲜半岛任何因为核争议而导致的冲突中,中国不仅无法幸免、更无法独善其身。

  朝核问题危机升级的根源是朝鲜“拥核自重”的企图。3月31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全会通过的“一手发展核武、一手发展经济”的双轨战略,表明平壤新政府已经不接受弃核的国际要求。平壤的战争威胁不管其国内考虑如何,摆明了是想通过制造和扩散不惜动用核武器进行战争行动的恐惧效应,来迫使国际社会接受其拥核的事实。

  联合国1970年通过《核不扩散条约》,建立和发展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严厉管控拥有核武器国家的数量,稳定美苏冷战,降低因为核武器拥有国的扩大而提高核战争发生的概率;最重要的是,核武器一旦被一个“流氓国家”所掌握,就会成为对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进行“核讹诈”的手段,国际安全就会面临重大风险。

  国际安全理论中的“核拒止”(nuclear denial)理论,分析的就是核武器与不负责任国家的非理性行为结合之后、必将被用于核讹诈与核恫吓的灰暗前景。人类要享有和平、稳定与繁荣,就必须杜绝核武器沦落到任何不负责任的国家手中。

  在世界普遍都不认为朝鲜具有“弹”、“箭”合一的核攻击能力、在朝鲜的核武库究竟有多大还是一个谜的今天,平壤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对国际社会进行赤裸裸的核威胁。未来朝鲜真的具备了洲际核打击能力,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幺蛾子”来。(编按:“幺蛾子” 是老北京方言,意思耍花招,出鬼点子,出馊主意或歪门邪道。)朝鲜最近拒绝了美、韩的对话要求,声明“只要世界还存在着帝国主义和核武器”,朝鲜永远不会放弃其核力量。在核问题上,金正恩政权现在完全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和利益来“制定规则”,并妄想朝鲜“拥核”是其他国家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