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美驻巴最高间谍头目被召回国|美富豪遗孀归还72亿美元投资麦道夫|英新人结婚选迷你婚车惊艳全场|
评论>中国视点
中国,如何现实地面对日本
2006-10-08 09:44:03      来源:null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环球在线消息: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将把日本外交带往哪个方向?日本首相更迭之后,是否意味着中日关系从此转晴?

中日关系跌至谷底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迷惘生出的乐观和缘于无知的误解。国人是否也有必要反思对日本的情绪和认识?

固执的小泉走了,安倍来了。

9月26日下午,日本国会没有意外。小泉路线的接班人安倍晋三顺利当选日本第90任首相。

除了步小泉后尘继续的内政改革,安倍施政纲领的重心明确偏向外交:他主张彻底抛弃日本“和平立国”政纲,修改宪法;要求清算战后“重经济、轻军事”的治国路线;他希望日本早日摆脱“战败国”的包袱,成为能够参与制定规则的大国……

显然,相对于小泉政府与中国围绕历史认识的摩擦,安倍以外交为基点的政纲对于中国的现实利益也许更具危险性。安倍已经成为首相,这对中日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日关系在小泉执政时已经跌到了谷底,很难再坏,日本首相换届也许会是一个转圜时机。”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研究室主任晋林波对本报记者分析说。

面对日本的整体右倾,持续的僵局造成的两国民众之间的隔阂,还有因为无知而产生的误解,普通人也许很难乐观起来。

刘智刚,曾是中国驻大阪总领事,即便对目前的中日关系亦感失望,他依然这样告诫记者,“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邻国之一,老一辈领导人曾经说,对日外交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要对日本做工作。”

安倍当选当晚,中国总理温家宝向安倍致电表示祝贺。

那么,在即将开始的与安倍相处的日子里,中国又该如何面对处于微妙时刻的日本呢?

以现实利益重塑中日关系

作者:晋林波(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研究室主任)

中日交恶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两国认识相差太远。

以靖国神社为例,中国人不了解的是,日本人反对参拜的理由和中国民众反对的理由经常是不同的。

在日本反对参拜的民众中,有一些对历史有体验或者有了解,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对历史有忏悔之心,这些民众现已不多;还有一些是出于现实利益考虑,不希望中日关系恶化;但更多民众或是出于宗教信仰自由,或是出于其他原因而抵制。这些,跟中国人基于历史情感的反对有很大不同。

由于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并未根本肃清,使得在意识形态对立的年代,日本右翼有机会回避历史,在今天的日本,对那段历史有清楚认识的日本国民并不多,青年一代就更加明显。这代人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相关历史的系统教育,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文明、远离专制的时代,连企业都会因担心员工劳死涉及企业责任而不敢让员工加班太多。于是,在一个普遍尊重生命的时代,他们就很难理解他们前辈当年在中国令人发指的罪行。

有人故意回避、掩盖,有人故意歪曲,而大多数人则无知或不了解,这就是在处理与日本的历史纠纷时,中国外交必须面临的日本现实,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现实会越严酷。那么,中国有可能突破目前的中日困局吗?

中国人反对参拜的感情,没有人能够否定,而且必须要让日本了解中国人民的感情,但在历史问题上,要求今天的日本人与中国人完全一致显然是不现实的,寄希望于日本的当权者良心发现,对国民进行历史再教育更加不切实际。今天的日本政界,尤其是安倍,正在试图颠覆二战在日本民众心中形成的“国家=罪恶”的等式,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对于中国而言,不发展中日关系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寻找中日关系僵局的突破点。

首先,应避免对中日之间的纠纷轻率地使用定性分析。对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除了反对,还应冷静观察,做工作。否则,在没有必要吵架的时候吵架,就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美国在朝鲜和伊朗问题上使用定性分析,那么也许早就发生战争了。

日本是一个“较真”的民族,像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攻击,精确统计每一个遇难者。处理与日本关系时,要增强“定量分析”工作。只有这样,在历史问题的较量上,中国的观点才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丧失说服力。

其次,要善用软与硬。像过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或者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遇袭,强硬一些是当然的。对日本,不能出于民族情绪起哄。让人感触最深的是互联网上的一个调查,知道战犯的人颇多,但了解抗日英雄的人却不多,这种情绪化的反日情绪像浮萍。日本或许真的“欺软怕硬”,但怕的是真的硬。所以,中国必须先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这才是树立民族自尊的最佳途径。曾有一个日本研究者开玩笑似的说,日本曾经抱过中国的大腿,后来抱了美国的大腿,等中国将来变强了,说不定还会来抱中国的大腿。

甲午战争前,中国国力比日本强,自信心也很强。1887年前后,曾有报纸发表社论,题目中有“批浮夸风”字样,针对的就是当时的这种国民情绪。历史的教训,尤值得警惕。

最后,对日外交要突现现实利益。中国的所有目标都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服务。阻止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是中国对日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但并不是全部,日本在很多方面还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有些甚至是核心利益。除了经贸关系外,最典型的就是台湾问题了,必须让日本置身事外。在这些领域动用外交资源,才能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谁都不能否认,日本是与中国利益攸关的国家之一,对于这样的国家当然要特别慎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第三届专家博客笔会启动
全国第三届专家博客笔会在山东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启动。众多名博参加了本次笔会。 >> 详细

论坛
回忆:80年代的中国色彩
1980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那时的人们都骑自行车,并可步行通过天安门前的长安大街。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