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新闻

“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闪亮登场

(语言服务40人论坛) 更新: 2017-09-16 14:43

“2017年9月15日,“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LSC40)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圆桌会议”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据悉,“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LSC40)”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联合倡议并发起的博雅翻译文化沙龙常态高端智库。论坛将网聚国内语言服务界的顶级专家学者,联合国内外语言服务行业的知名机构,集中语言服务领域的重要研究资源与成果,为“一带一路”语言服务领域的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以有效推动语言服务研究及语言服务行业在中国健康有序发展。

首届论坛圆桌会议围绕MTI教育、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语言服务标准建设等三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议题一:MTI教育现状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闪亮登场
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主任王继辉教授主持议题一:MTI教育现状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主任王继辉教授主持这一议题。首先,他欢迎大家来参加圆桌会议,并依次介绍了出席嘉宾。他表示,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聚集了30多所大学中知名学者,十几个企业机构,以及相关专业研究员,具有相当权威性。希望今天的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努力为语言服务行业共同建言献策。

随后,王继辉教授邀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崔启亮博士做了引导发言。崔启亮博士汇报了全国MTI教育现状调研情况,分析受访教师反馈、MTI毕业生工作与翻译相关性、在校生报考MTI的原因及对教学的反馈、用人单位对MTI毕业生的评价等,总结出“MTI培养目标比较狭窄,无法适应社会需求”、“MTI高校数量增长过快,教学质量参差不齐”、“MTI高校专业化与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MTI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满意度偏低、用人单位对MTI毕业生评价不高”等问题。

崔启亮博士表示,要想有效解决MTI教育的现有问题,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应该要对症下药。提出“加强语言服务行业国家规划和学科设计,试点开设语言服务专业”、“将实践性、多专业方向培养语言服务人才作为MTI培养目标”“加强实践型、跨学科、专业化MTI师资建设,完善高校MTI教师能力评价制度”、“增加非外语专业学生生源,招收热爱翻译专业的学生加以培养”等建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弟教授就MTI教学发表了点评。他指出。我们应充分利用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可以将翻译研究和IT技术的结合作为一个努力方向,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统一项目必修课程。而这个过程需要行业内的每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曲卫国教授则以复旦为例,对MTI教育教学的十年历程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只有及时地反思与调整,才能使翻译硕士的培养满足实际情况、市场需求和学生预期。

议题二:语言服务发展现状与行业因应策略

“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闪亮登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徐珺教授主持议题二:语言服务发展现状与行业因应策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徐珺教授主持这一议题,对北大和外经贸提供这一平台表示感谢。

本议题的引导发言演讲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王立非教授。他在发言中指出,目前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存在5大痛点,比如“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战略定位不明确,行业内标准和法规不健全,“走出去”企业对语言服务投入不足,服务“一带一路”的针对性不强,以及服务技术手段不领先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共同制定完善“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战略规划,二要加强行业监管,制定语言服务标准和法规,最后还要打造全产业链,提升语言产品与服务质量。

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铭玉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了明确“语言服务“定义,努力使”语言服务行业“进入分类目录的必要性。同时建议大家关注优秀的语言服务平台,尽早建立语言服务联盟,促进行业多元发展,早日发挥智库作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瑞林教授点评道,首先,需要对语言服务的本质进行充分认识。语言服务是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客观问题,具有普遍性复杂性,涉及到了语言学、文化学、技术传播、信息工程。只有汇聚各方面专家的智慧,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其次是语言服务的划分,国内主要分为面向使用的语言服务,和面向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服务,两种语言服务需要有机结合。最后,语言服务形态是具有内部连贯性的体系,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聚焦语言服务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问题。泛化的语言服务无法产生价值,需要在垂直的体系里运行,把翻译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优化行业秩序。

议题三:标准发展现状与语言服务标准建设

“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闪亮登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前副社长刘智洋主持了本次圆桌会议第三个议题:标准发展现状与语言服务标准建设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前副社长刘智洋主持了本次圆桌会议第三个议题的讨论。她普及了相关标准化的知识,并表示,没有标准没有规则,就意味着无序发展,衡量一个学校的MTI教育的只有标准。

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蒙永业博士以引导发言者身份作了题为《语言服务标准发展现状与中国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报告。他分析国内外语言服务相关标准现状,着重比较和探讨了ASTM、EN和ISO等国际语言服务标准,从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团体标准三个方面介绍国内语言服务标准现状。他提出从语言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语言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和语言服务保障标准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中国语言服务标准体系,并介绍了“先易后难,急用先行”的建设原则。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柴明颎教授表示,标准制定很难,更难的是执行标准。标准分为推荐型标准和强制型标准,语言服务的标准多为推荐型,因此怎样让国家部委推动实行更为关键。他认为,目前MTI在学生水平、教师质量等多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我们可以将相关企业中真正有见地的人融汇起来,一起努力促进发展。他引用SDL Trados董事长在上外讲座中对人工智能的观点,“如果说人的翻译是一粒米,那么全球的信息就是一袋大米,这样的一袋大米只能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势在必行,对翻译和MTI教育未尝不是一种激励。因此,标准是给我们的触动,让我们更好地前行。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ISO TC37 术语与语言服务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周长青研究员,对ISO17100国际翻译流程标准进行了介绍。ISO17100标准是ISO9000标准在语言服务行业的体现,它将笔译看作一个服务过程进行管理,通过对过程的标准化控制提高对结果的信心与满意度。论坛嘉宾畅所欲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李长栓教授带来了不一样的调查数据,他在暑期对北外高翻学院学生做了“第一份工作与翻译的关系”的调查,只有33.6%的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和翻译关系不大。不过他也表示,崔启亮老师所说的数据,显示出形势的严峻。他问大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做MTI的意义何在?他称这些问题是抛砖引玉,提出此问题,聆听各位高见。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就议题谈了三点看法。首先,全国215个MTI高校硕士点,今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教师的质量有待提高,设立的必要性也不大。MTI教育可以停下脚步,因为尽管市场需求不小,但是翻译专业人才的进入渠道很多。第二,MTI课程设置存在缺陷,比如法律翻译,这不是翻译的问题,是专业对应的问题,是否具有学科知识的问题。第三,当前MTI教育课程乱象,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没有统一的规划,各高校可以有不同专业的侧重,而不是什么课程都想开,什么都没开好。

北京创思立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魏泽斌从实际的译员录用角度进行分析,表示更愿意录用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不是MTI专业的学生,译员也有来自机械、化工、医疗等行业。若想看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过剩,其实可以看他们是否都就业了。翻译专业不一定要做翻译,只要找到工作了,就说明翻译专业的培养赋予了竞争力。他建议对外语类人才毕业后的走向做更细致的研究,看看到底哪个行业、领域更需要外语类人才或外语培训。对于MTI,建议从语种需求角度做研究,从而支撑语种培养的顶层设计。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语言信息工程系副主任俞敬松副教授表示:几位老师都提到了人工智能,其实翻译行业根本无须过分担忧。因为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一样,存在责任归属问题。比如使用谷歌进行翻译,一旦出现问题,谷歌平台是不承担责任的,但客户不可能接受这个。所以,有了人工智能,反而更应该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为低能力、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目前商业软件的教学价值是一直在降低的,无论是TRAODS还是其他。在未来,翻译技术环境是向着对译员友好的方向发展的,机器翻译和CAT翻译记忆等技术成熟后,更有利于译员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主攻文学翻译,他认为3%的翻译领域就业率,不能用很窄的眼界来看。因为即使没有做翻译,也运用了MTI所教给他们的内容。不能说教翻译出来一定要做翻译,这并不是评判教学十分合格的标准。他表示,有些翻译是无法教的,有些人是不适合学翻译的。有的老师学无所长,并没有能力去教;有时候本末倒置,理论课程偏多,占用了学生练习翻译、揣摩的时间;还有很多高校存在亦步亦趋的现象,写论文时必须套理论。如果我们没有文化自觉或文化自信,翻译就会出问题。

“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闪亮登场
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合影。

论坛前期已经发布了《中国应用翻译论文专辑》(2015)、《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2016)、《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就业调查报告》(2017)、《中国翻译硕士教育大学排行榜研究报告》(2017)、《“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市场全景式分析与行业及政策建议》(2017)等一批智库研究成果,并将继续关注与研究中国语言服务界的问题与对策,为“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重大国策提供咨询服务。

视频

北语世界文化节

大学排名

联系我们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doffic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