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第三届西藏发展论坛>生态环保
记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扎根色季拉
2011-11-09 17:24:37      来源:西藏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扎根色季拉——记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

在位于林芝地区色季拉山318国道旁海拔4156米的地方,有一支专门对青藏高原特色资源冬虫夏草可持续利用进行深入研究的创新团队,这就是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

这支由中山大学从事微生物工程、生态学、生物化学、微生物药物工程等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工程师、硕士生、本科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建立5年来,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艰苦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扎根色季拉,对青藏高原冬虫夏草这一特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潜心研究,攻克难关,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受到了自治区、广东省和林芝地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青藏高原生态条件十分恶劣,气候寒冷,传统农牧业发展困难,而冬虫夏草却是高原农牧民较为稳定的、重要的收入来源。”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负责人说,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刘昕,率领创新团队对青藏高原特色资源冬虫夏草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全天候围栏式蝠蛾昆虫育种牧虫工程与冬虫夏草孕育工程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思路。该项目得到了中山大学、林芝地委、行署和广东省第四批援藏队伍的大力支持。2006年8月,在位于色季拉山318国道旁边、海拔高度4156米的冬虫夏草适生地建立了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并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西藏学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自建立起,就紧紧围绕“牧虫工程”和“孕育工程”,开展对冬虫夏草适生地气候、土壤、植物、微生物、昆虫群落、蝠蛾属昆虫生活史世代和生态、蝠蛾属种质保存与选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重点项目“西藏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蝠蛾属昆虫种质选育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冬虫夏草孕育工程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两个课题的研究任务。

截至目前,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在蝠蛾育种牧虫工程和冬虫夏草孕育工程已取得10多项重大突破。全天候围栏式冬虫夏草孕育工程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冬虫夏草产量,释放蝠蛾成虫后的孕育工程试验地内冬虫夏草密度达每平米11株。项目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拥有专有技术10项,鉴定成果1项,完成研究论文20余篇,培养了20多名从事冬虫夏草研究的研究生、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项目为青藏高原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的研究方案与技术保障,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改善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来源:西藏日报 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百姓生活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讨论通过《“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发改委:联通电信涉嫌垄断 或遭数亿到数十亿罚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