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几日的重度污染中,北京儿童医院一天有超过800个孩子来接受雾化治疗,较往常有大幅增加。记者李文摄
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近日遭遇的持续数天的雾霾天气,让一个在外国人中间流传若干年的略带玩笑叫法“北京咳”,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污染高发和污染面积日趋扩大的时期,末端空气污染控制已不足以解决问题,PM2.5防治需下重拳,从源头治理,大力控制燃煤总量增速过快的趋势。同时,要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整治力度。
“我的两个朋友从国外到北京后,总是咳嗽不停,也治不好。”北京黄女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前不久在微博上写道:“上午体检,抽罢血便是耳鼻喉科,张嘴,啊‘慢性咽炎’医生说‘全北京的人都慢性咽炎吧?’我问,‘差不多,空气污染闹的’。”
事实上,对以上现象已有一个形象的词描述“北京咳”。据称,它是外国人在中国期间产生的一种呼吸症状,主要出现在12月至4月间,表现为干咳咽痒,类似外国人水土不服的一种表现,即到了北京就发作,离开北京后会自然消失。一些南方人也表示,他们到北京或北方一些城市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教授潘小川表示“北京咳”并非北京独有现象,在国内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均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疾病和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