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馆的“低语花园”
1851年,在首届世博会上,当伊丽莎白女王站在一台拥有700马力的蒸汽机面前时,这位野心勃勃的女政治家找到了自己征服世界的权杖,“科学技术使大英帝国拥有了全世界君主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力量。”就在这一年,英国使用蒸汽机的总功率已达到120万马力,相当于给英国增加了2000多万24小时工作的健壮男劳力。当时,全世界2/3的工业制成品都是由英国生产。
22年后,在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当比利时工匠格拉姆因为一时粗心搭错一根电线而拉开人类电气化时代的序幕时,日本的66名工程师正穿梭在人群中,他们回国之后,撰写了96卷的科学报告详细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成就。也就是在这期间,年轻的明治天皇开始了自己的变革——明治维新,这让日本摆脱了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命运,与当时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实际上,电报、电话、电影、汽车、电视机、计算机、机器人……这些近现代人类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登场的。所以,在“抚摸”完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后,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才会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道,“博览会上度过的这三个星期,使我的知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童话故事和玩具,迈到了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和平凡事物的热爱”。
在世博会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虽然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第一届世博会,当时中国珠海商人徐荣村以“荣记湖丝”参展并一举荣获大奖;但人们真正意识到文明的力量早已扩展到科学、工业和艺术,还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
就在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新中国》杂志上预言“万国博览会将在上海浦东开幕”整整一百年之后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着中国向世界展示文明进步的愿望开幕了。这一届世博会上的技术展示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信息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等等也将深刻地改变当今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