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控通胀决心不变 紧缩政策仍推行
对于此次内地PMI指数降至52%,创9个月来最低,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均表示,虽PMI增速持续趋缓,但中央控通胀决心不会改变,预计紧缩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维持,甚至进一步趋紧。当前经济增速的放缓仍处于可承受范围,唯有忍过经济调整过程中的“阵痛”,中国经济方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广阔天地。
经济放缓处可承受范围
内地著名经济学家、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王远鸿对表示,任何经济调控措施均需经历一定观察过程,调控结果是逐步显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阐释,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已持续一段时间,当前各项经济数据均显示,调控成效已初步显现。虽然,受翘尾因素及食品涨价影响,5月CPI数据或将再创新高,但这并不意味调控失败,相反显示当局正朝着经济“软着陆”方向做出努力。
王远鸿指出,实际上,PMI指数并非基于工业生产的统计数据,而是预期数据,显示受调查者对经济情况的心理预期。这只反映市场的心理趋势,而非实际的生产情况。因此,不能作为评判当前中国经济趋势的唯一标准。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依然向好,仍可承受一定的回落空间。未来监管当局仍需夯实调控成果,继续坚持推进紧缩货币政策。
PMI回落助调节通胀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表示,是次PMI数据下降显示中国经济正实现“软着陆”,这与政府的预期相当接近,有利于控制通胀。PMI回落的幅度并未超出预期,紧缩的政策仍应坚持,甚至进一步趋紧。他指出,实际上,是次PMI数据下滑程度好于市场,这在大面积电荒和制造业加速去库存的背景下,显示中国经济恢复动力仍强,且有助于缓解市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王远鸿强调,PMI适当回落可有效调节通胀压力。在此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即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这是宏观调控的应有之义。他同时提醒,当前监管当局需注意的是,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寻找平衡点,控制经济放缓速度,严防出现此前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长“猛剎车”的情况。
来源:半月谈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