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廖飞谈城镇化创新:农民进得了城回得了乡

2013-03-11 18:42:03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作为自然生态、民族生态和文化生态综合最具优势的黔东南,如何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中,变单一的产业发展为独特的发展方式,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州长廖飞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黔东南将利用好国家政策,把黔东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发展,让农民进得了城,回得了乡。

城镇化:“进得了城回得了乡”

“新型城镇化,难点还在于流动人口享受市民化的待遇。”这是连续在贵州的黔西南和黔东南州任职的廖飞,在城镇化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黔东南州的做法,就是在城镇的公租房和廉租房和农村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两条线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具体的说,是在两条平衡线之间找到了五个对接点。”廖飞说。

第一个是省委打出的第一张牌,在去年3月份,贵州省修订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规定流动人口凭着居住证也可以购城镇保障房,扫清农民享受城镇保障房的障碍。

第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廖飞说,在研究政策的基础上,黔东南州榕江县试点进行实践。“榕江县人均纯收入每年在2300元以下的农户,他们要想获得一套廉租房,经济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廖飞说,黔东南就牢牢地抓住贵州省委省政府打出第二张牌——去年5月份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按照对贫困农户实施每人人均1.2万元的补助标准,从数据来看每户平均可以获得4.5万元的补贴,按照城镇保障房的标准,一次性4.3万元就可以买到一套住房,所以省委省政府打的第二张牌消除了农民购买廉租房的障碍,使得我们贫困农民不花一分钱也能够享受城镇保障。

  第三是保障机制。“我们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于这部分贫困农户原来农村的所有权益全部保留,由政府协调在城镇打工,小孩从原来教育条件不怎么好的乡村学校转到县城小学。”廖飞说,让农民进得了城也返得了乡,还继续享受农村各自待遇。

对于搬迁到县城和城镇后,情感纽带和文化纽带会被切割掉的危险,黔东南第四是建立情感机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一个村搬入一个小区,一个村民组搬入一栋楼,一个大家庭入住同一个楼层,保持他们的情感纽带和文化生态。”廖飞说。

  第五是采取把蛋糕做大的方法,尽量到上级去争取保障房的任务,以全省十分之一的人口承担五分之一的城镇保障房任务和五分之一的扶贫生态移民的任务,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14400套的保障房任务我们拿了7900套用来安排移民生态工程的农户,剩下的6000多套仍然用来保障城镇的部分居民,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