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安徽>安徽新闻
治水兴川 大有作为
2011-03-12 21:22:31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安徽省蚌埠市将投资约361.2亿元,围绕《蚌埠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谋划43个重大水利建设项目。

他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十一五”时期是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水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过去的五年,是蚌埠市水利建设高潮迭起、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全力加快以治淮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7.14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各项水利工作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陈启涛代表表示,以治淮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全面的推进,提高了淮河干流堤防的防洪标准。2010年蚌埠粮食总产达到28亿公斤,是1978年的4.56倍,连续7年夺取丰收,创历史新高。昔日的“水袋子”变成了“米粮仓”,往日的“洪水走廊”,变成了“粮棉油基地”。储备了一批有潜在、长远效应的水利项目,完成了《蚌埠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谋划重大水利建设项目43个。这些项目不仅为蚌埠市水利可持续发展备足后劲,而且为争取水利大建设赢得先机。初步统计,新一轮治淮工程,全市境内共争取投资达55亿元,取得沿淮较大的份额。

同时,在防汛抗旱减灾方面,蚌埠市也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制定和完善了各类预案,提高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先后战胜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2008年—2009年秋冬春特大干旱,2010年严重伏旱和秋冬旱,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全市累计防洪排涝抗旱效益达120亿元,促进了农村水利工作的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农田水利建设增长显著。累计完成投资83824万元,年均增长13%;其中各类财政投资48089.7万元,年均增长44%。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了 57.6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保民生 促发展——中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详细

各地新闻
3月11日,世界因为发生在日本东北海域的8.8大地震而震惊;而此前一天,中国云南盈江县也发生了5.8级地震。防灾救灾,不仅针对地震灾害,也要针对风灾、雨灾、雪灾、汛灾、泥石流及森林火灾等灾害。>> 详细
点击排行
  胡锦涛对云南盈江地震作出批示
环保部:日本核泄漏不会改变中国发展核电的安排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