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天路基石"李庆龙:"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

2013-06-13 16:59:51 来源:解放军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俄罗斯航天员训练非常严苛,艰苦程度超乎想象——

一次训练,李庆龙和吴杰被拉到北极圈的一片雪野,在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中生存了48个小时。提供的全部食物,仅仅是两块巴掌大的压缩饼干。

“两天两夜没合过眼,感受就4个字——生不如死。”李庆龙说,一次训练下来,体重足足掉了4斤。

一年后,李庆龙以俄罗斯航天专家评委会“全票通过”的优异成绩,拿到了“国际宇航员”证书,编号:027号。

这意味着,他可以上“和平”号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此前,世界上仅有26人拿到了同样的证书。

1998年1月5日,回国后的李庆龙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光荣一员——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员。

这是一个身兼数职的角色:一方面要确保自己的训练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另一方面要毫无保留地向战友传授自己的学习心得,还要参加航天员训练大纲的制订、航天员教员资格认定等工作。

2003年,首批14名航天员经过考核人人都具备了上天的能力。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密度,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有上天的机会。

每一次飞行任务来临,都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考核。尽管航天员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但亲身飞向太空是他们一生中的最大渴望。

“落选的人,不会把失落写在脸上。”李庆龙说:“你能感觉出来,在以后的训练中,他会更加刻苦,始终憋着一股劲儿。”

在航天员大队,李庆龙与景海鹏的关系非常特殊——既是同事,又是师徒。李庆龙在空军飞行团当副大队长时,景海鹏是他带的飞行学员。“他那时候就是我的徒弟,现在还是我的徒弟。”李庆龙说。

景海鹏两次飞天,李庆龙的嘱托只有短短6个字:“等你平安回来!”

“男人间的交流,往往一个眼神就够了。”李庆龙说。

“作为航天员,必须做好两种准备,一种是身体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李庆龙说:“我是军人,能上天,即使再危险我也会完成任务;上不了天,我会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作者:牟加金解放军报记者柳刚 张晓祺 王通化)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李庆龙 航天员 提前毕业 老大哥 全票通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