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跟父母上班无趣参加培训班太贵 孩子暑假怎么过?

2013-07-23 15:32:15 来源:新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孩子不用“加班”做作业,家长不用起早烧饭、接送孩子,放暑假本该是孩子和父母“皆大欢喜”的事。然而,对于夫妻双方都是“上班族”的家长来说,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却成了一种负担——离开“靠山”学校,孩子谁来照看?

孩子上初一的钟波先生,在南京新街口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夫妻俩的工作都属于“紧张忙碌型”,双方老人又都不在南京,所以暑假“孩子怎么办”就成了问题。

“刚开始一周,我把儿子带到单位来上班,找个位子让他写暑期作业,父子俩一同上下班,中午一起吃食堂,同事们都开玩笑说我有了‘小跟班’。”钟先生笑言。然而,这样的日子仅持续了一周,孩子就不愿意再来了:办公室全是大人,自己一个人做作业单调乏味没人玩。

钟先生夫妻俩考虑再三,决定让孩子在家留守。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午饭怎么解决?“安全也是个问题,天热孩子一个人在家用电、用气都不放心,还不时有人敲门推销各种东西。我和太太只好轮流不断往家里打电话。”

“把孩子送到培训班上课吧。”可一打听价格,把钟先生吓了一跳:“照看孩子外加补课,每小时收费150元,中午午餐的话另加20元!”钟先生掂量了一下:“每个月要还房贷,双方都有老人要赡养,哪来这么多钱?”

据了解,暑假,有钟先生这样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

为了让孩子有个去处,不少家长都选择了让孩子上补习班、辅导班。在盐城市某街道社区工作的赵玲,暑假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报了个英语补习班,每周一、三、五、日下午4点半到6点半上课,一共50个课时,1000元左右。“这笔费用能承受,可孩子还有很多空余时间不知道怎么安排,最担心的是上班管不到她的时候。”

“中小学校园设施全,又安全,暑假要是能收留孩子该有多好啊!”采访中,钟先生等好几位家长都表达了这样的心愿。

苏北某初中语文老师潘金和坦言,由于升学压力较大,他所在地方的初中生暑假主要用来补习文化课程。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教育局抓得非常紧,在6月中旬就已经发出了暑假补课“禁令”,学校教育资源因此大面积闲置;另一方面,家长们又争相给孩子报各种假期补习班,而社会上的补习班鱼龙混杂。

潘金和建议学校暑假敞开大门,定时向孩子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电脑房、活动室等场所,学生们可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活动,也可参与由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

那么,暑假中小学校是否可以举办各种兴趣班?“我省‘五严’规定,只是严禁中小学校利用节假日补文化课,而没有规定不能办兴趣班。”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过教育部门也不便倡导中小学校暑假办兴趣班,因为一旦倡导难免会出现‘变味’现象——有些学校会借机变相补文化课,从而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这位负责人还坦言,暑假中小学校如果举办各种兴趣班,势必会增加人工、水、电、气等方面的支出,这又涉及到收费问题,属于物价部门管理范围。目前,政策只允许幼儿园节假日可以为没人带孩子的家庭提供托管服务,收费标准比平时上浮最高不超过30%,而中小学尚无此类收费政策渠道。

“相关部门和学校不能因噎废食。”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等业内人士指出,假期“一刀切”地停止学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能会减轻管理压力,同时也失去了教育改革和服务社会的机会。“学校和家长都需走出应试思维定势,不能只重视文化课补习,而应该积极拓展学生的兴趣和视野。”殷飞表示。

本报记者 蒋廷玉 仲崇山 王 拓

本报实习生 王 甜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暑假 孩子报 家长 补习班 父母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