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女生也成编程高手 代码界“女神”小学时不上兴趣班

2013-07-01 09:54: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高中时,李雪是那一级唯一一个参加编程竞赛的女生,而学校的记录是:她的上一级有两个女生,下一级有一个女生。

融入这个以男性为主的竞赛世界并不容易。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男生都不愿和李雪坐在一排;下了课,男生们一起去吃饭,也没有人叫李雪,“他们可能比较害羞,不太好意思。”李雪说,等混熟了以后,这种情况也就没有再发生了。

高三上学期,她参加了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区级联赛。班主任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怕她成绩不理想,又因为竞赛耽误了高考。

成绩出来了,是区级联赛的一等奖,班主任悬着的心落了地。李雪获得了保送资格,参加了4所学校的考试后,最后上了北邮的通信工程专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上了大学,尽管专业学习不轻松,可是因为喜欢,李雪也就不觉得累。

看到学校程序竞赛的宣传海报时,大一新生李雪又动心了。比赛要求三人一组,能够熟练地使用C++——这门课程大一才刚刚开始学。李雪去拉女生参赛,她们没有接触过不太感兴趣;去问同班的男生,他们已经组好了队。

无奈之下,李雪就单枪匹马,一个人上阵了。其实李雪那时也不太精通C++语言,可是凭借着以前的经验,使劲“啃”了一段时间课本后,最后拿了一个铜奖。学校的老师“盯”上了她,直接将其纳入学校ACM集训队。

ACM程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ACM)素来被冠以“程序设计的奥林匹克”的称号,自1970年开始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是世界范围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程序设计竞赛。

大二暑假,李雪的ACM生涯真正开始了。炎炎夏日,大部分同学都已回家了,而ACM集训队的同学们却还在学校,过着紧张和高强度的集训生活。一场训练下来往往就5个小时过去了。

幸运的李雪加入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团队:一个有经验的学长,一个细心的女生,一个常有好点子的男生。那次的ACM大赛,团队的配合十分默契,最终获得了银奖。第二次比赛,他们斩获金奖。

今年3月,李雪偶然间在北邮校园里看到了微软俱乐部对“编程之美”活动的宣传,她一时兴起就报了名。“ACM队里好多人都报名参加了,比赛时间到了,在机房里大家就扯一嗓子,然后大家一起开始比赛。其实就跟平时训练没什么差别。”

最终杀入决赛的60名选手中,只有李雪和一名来自中山大学的同学是女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首席开发经理,同时也是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的邹欣半开玩笑地说:“据说今年女生进入决赛的数量比去年增加了100%。”

最终,李雪团队排名第一,根据复赛成绩的高低,李雪复赛排名较队友靠前,摘取了第二届“编程之美全国挑战赛”的桂冠。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宋罗兰总结说:“李雪的成功与其说是无心插柳,倒不如说是再一次印证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之努力,你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大三的李雪马上面临求学还是工作的选择。这个凡事都有计划的90后已经准备继续读研。这次,她的方向要从通信转向计算机了。(记者原春琳)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女神 李雪 ACM程序设计大赛 1970年 兴趣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