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你家有个“熊孩子”吗?“熊孩子”是怎“制造出来的

2013-06-25 16:25:53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专家说法:

  “熊孩子”父母“造”

  释因:

  “熊孩子”父母“造”

  “在公共场所追逐嬉闹、乱推乱撞,无意间甚至是故意伤害其他人,并不能用‘孩子的天性’概而括之,”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余金龙说,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并不是这样的,“熊孩子”的行为并不是正常行为。

  “当然,一个人的理性大脑在孩童期并没有发育成熟,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自觉地表现规范,靠孩子自己规范不可能。”他说,这就需要父母的规范教育。“可以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坑爹’的孩子都是‘爹坑出来’的。那些在情绪和行为上管不住自己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在认识上存在着‘孩子的天性就是顽皮’的误区,任其发展。因此,‘熊孩子’都是父母‘制造’出来的。”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让人嫌的“熊孩子”?余金龙分析,归根结底,是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其一,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没有底线。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大多会注重教孩子不要伤害自己,但并不注重教育孩子同时也不要伤害别人。结果,纵容了孩子的自私和放任,以致他们在公共场所只图自己“痛快”,却不理会给其他人带来的不快。其二,父母在管教孩子时,没有学会认同接纳孩子的情绪。余金龙说,其实有很多家长是很严厉的,当孩子在公共场合“闹情绪”时,他们会严厉斥责,可是收效甚微,甚至有反作用。“这是因为家长没有接受和包容孩子的情绪,就意图给孩子立规矩,结果自然是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接受情绪再立规矩

  支招:

  接受情绪再立规矩

  余金龙认为,保护孩子的天性跟给孩子立规矩并不矛盾。从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应给孩子划界限、立规矩,进行情商训练。首先,要给传达“底线意识”,即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自己享受自由的同时,不可以损害别人的自由。其次,在给孩子划界限和立规矩之前,要对孩子的感受要感同身受。如,孩子在公共汽车上吵闹,需要先弄清楚哭闹的原因,接受他的情绪,并传达给他,如可以说:“车上是很吵,你不舒服是吧,我也觉得很不舒服。”余金龙认为,只要得到家长的认可,99%的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平复下来,任何行为都会变得可控。

  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后,家长可以给孩子分析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如可以说,“如果你一直哭闹,会觉得更不舒服,旁边的叔叔阿姨也会不舒服。”然后,再引导孩子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可以说:“你先安静下来,等到站就带你下车,但在车上不可以大声哭闹。”

  余金龙说,这种情商训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开始。“不管孩子有多大,从现在开始也不晚。”他说。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熊孩子 制造 有病 天性 中场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