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下班沉默”成职场“新病” 累得都不想说话”

2012-08-30 15:33:46 来源: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下班沉默”成职场“新病” 累得都不想说话”

  上班

“下班沉默”成职场“新病” 累得都不想说话”

  下班

查引起共鸣不少人称“累得都不想说话”“下班后把沉默当成休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750人进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63%的人担心“下班沉默症”会让人对生活失去热情。受访者中,“80后”占50.1%,“70后”占30.9%;45.5%的人居住在大城市,28.9%的人住在中等城市。对于这一调查结果,不少人深有同感,表示下班后把沉默当成休息,“累得都不想说话”,“别说沉默了简直就想沉睡”。

现象调查:“下班沉默”成职场“新病”

调查中,75.4%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存在患有“下班沉默症”的人,其中41.2%的人认为这样的人“非常多”或“比较多”。对于为何选择“下班沉默”,59.6%的人认为因为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难以兴奋;52.7%的人认为长时间疲劳,使一些人形成了排斥情感交流的惯性;40.5%的人认为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对陌生人客气,忽略亲友感受;37.0%的人认为工作和交通环境太嘈杂,导致人们迫切寻求安静空间。

调查显示,很多受访者已意识到这一职场“新病”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63.4%的人担心“下班沉默”会让人无心关注生活细节,对生活失去热情;59.6%的人认为“下班沉默”会让人缺乏情感交流,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专家:记者、警察、医生易有症状

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长、心理专家王极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生活压力造成人们精神状态紧张,一般来讲,从事高度紧张职业的人,比如司机、新闻工作者、警察、医生、IT人士等,在工作中常常处于应急状态,下班后比较容易陷入“下班沉默”中。

王极盛说,现代生活中,女性随着身份、社会角色的转变,由原来爱唠叨的家庭妇女变为忙于工作的白领、管理层,同样可能变得回家不愿多说话,宁可选择安静休息。“唠叨本身不太好,但通过唠叨可以将自己的压抑释放出来,对唠叨者的心理健康其实有好处。”

“忽略与亲人交流,长此以往对身心健康并没有好处。在工作中有什么不痛快的事,回家发发牢骚也未尝不可。有话不要憋着,越憋越有问题。”王极盛建议,在现实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试图改变心态。学会与人沟通,释放压力,同时,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下班以后从事感兴趣的、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最好到人群当中,朋友当中,对缓解沉默的状态很有好处。

网友:一直以为是“杀熟”性格作怪

@小不点115:白天对着客户微笑,不停地说话,一下班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想躺在床上先睡一觉。

@邱_军军:身边很多的同事下班后都不太说话,哪怕同一间宿舍,大家都会选择做自己的事,除非一起出去玩。

@世间游人:随着“独生一代”的长大,家庭人口日益减少,“下班沉默症”会越来越突出。

@Carcia:原来这叫“下班沉默症”,我一直以为只是“杀熟”的性格在作怪,悲催。

名词解释:“下班沉默症”

指上班时侃侃而谈,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回到家却疲惫懒言,面对亲友麻木冷淡的症状。“下班沉默症”者在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对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绝亲友的抚慰,进入了交际怪圈。专家指出,长期“下班沉默”可能形成逃避情感交流的惯性,破坏必要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导致抑郁症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身体疾病。

本版所引用微博或图片的作者请以私信形式与本报官方微博联系,以便发放稿酬。文/记者谢绮珊

编辑:许银娟 标签: 下班沉默 职场 王极盛 80后 症状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美女寒冬穿比基尼扮“金猴” 约农民工看电影

春节学雷锋:告诉你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正确姿势

女子辞外企工作为女儿做早餐 一年220份不重样

南航为急病旅客返航 出动升降车接旅客下机

精彩热图

六小龄童在成都大学演讲:美猴王的每个动作都有据可循

舌尖上的春运 那些你没见过的火车餐

别人家的老板!奖90后轿车 年终奖堆成山

惊艳全球的四川女孩生活照曝光:只给自己打70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