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辽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建设综述

2012-07-04 11:11:12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有文化滋养的幸福生活———我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建设综述

记者/蒲若梅 王笑梅 赵建明 谢文君

夏日的阳光洒在沈阳浑南新区初露新颜的建筑群落,这里是辽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工程———省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时有市民驻足观看。它们建成后,将是百姓创造文化、享有文化的导向和航标。

如今,辽宁人民的幸福生活已经烙上了深刻的文化印记。不断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的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的文化惠民工程,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日新月异的辽沈大地上奏响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精彩华章。

公共文化设施遍布百姓身边

虽然已经退休,陶春却“相当忙”。在沈阳市文化宫,她不仅和姐妹们排练老年模特队的节目,还跟着计算机、厨艺、书法等各类培训班学习。每逢周末,更是少不了看场电影或免费的文艺演出。用陶春自己的话讲,那叫“忙得有滋有味,忙得一个乐和”。

像陶春这样过着充实文化生活的,可不是少数人。随着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无论是社区的居民、山乡的农民,还是客居在这里的建设者,都能在闲暇时光为自己的精神渴求找到一个适宜的“家园”。

在一流博物馆看文物展,在演出季欣赏精品,在网上图书馆上网冲浪,在农家书屋品文化……当老百姓在艺术中欢享幸福生活的时候;当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通过电视终端连接上那些偏僻的农户,农民摁一下遥控器就能学栽种、养殖技术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两年,是我省对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最多的时期。

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两年时间完全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还拿出50亿元建设省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科技馆等一批重点群众文化设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