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依法出手,拧紧网络谣言的水龙头

2012-03-31 17:11:19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英国一位法律专家曾经把网络谣言比作“一旦打开,就无法再拧紧的水龙头”。之所以无法拧紧,是因为互联网天生就具备匿名、自由和交互的特质。谣言制造者藏匿于网络世界的芸芸众生中,感受不到面对面的尴尬,更丢开了法律的顾忌,可以肆无忌惮地恶搞,倾泻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甚至于网络水军公司已经把造谣变成了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

然而,网络谣言的水龙头一开,淹及的轻则是网民的隐私、安全,重则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微博、社交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感觉到,被网络谣言困扰的已经不仅是明星、名人、商家,谣言的魔爪正在触及普通网民的神经,搅乱他们的生活。正如201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评论文章中所说的:“在网络上羞辱别人变得如此简便和快捷,而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这种威胁之下。以前只有社会名流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名誉,学习挽回脸面的技巧,但现在,这已成为一种大众需求。”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谣言,仅仅是学习如何挽回脸面绝对不够。美国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原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桑斯坦,在其著作《谣言》中提出:“要控制谣言,应从法律责任入手,使谣言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些法律责任,增加造谣、传谣的代价。”

然而,就目前看来,很多网民对谣言缺乏警惕,也没有养成举报谣言的习惯,即便不参与传谣信谣的成熟网民,对谣言往往也只是一笑置之,任其继续存在;网站管理人员则出于利益考量,或者图省事等想法,只是冻结造谣者的虚拟账号了事。这样一来,造谣者只需要换个“马甲”,就可以继续颠倒是非,而受害者不是名声扫地,就是商业信誉毁于一旦。相形之下,造谣者绝对算得上“一本万利”。

由此可见,要根治网络谣言,就必须以法律重拳粉碎造谣者的“利益链”。针对谣言,我国《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都有相关条款,对散布谣言以至损害他人名誉、利益,扰乱公共秩序者予以道歉、罚款、拘留、徒刑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各地公安机关也正在依法打击网上造谣,散布非法信息的行为。

不过,维护网络环境不单是政府的职责,网民在享受互联网带来快捷、丰富的信息的同时,应该承担净化网络环境的义务,利用法律武器,不让造谣者蛊惑人心,有利可图。网站管理者也应该遵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谨慎对待处理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不给造谣者提供传播谣言、非法信息的平台。

来源:中国日报网 任硕         编辑:许婧

相关新闻:

网站勿以网友为幌子成为谣言传播帮凶

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违法违规网站和微博被查处

网站更应成为依法“守土者”

让网络谣言制造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网评:网络文化健康,谣言就不会有空间

精彩热图

最能吸引异性的20种招式

新娘幸福拥有520长婚纱